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二十世紀古典教育運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lassic Education Movement in the 20th Century
作者: 徐宗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二十世紀古典教育運動,是指美國教育家赫欽斯(Robert M. Hutchins, 1899~1977)等人所推動的百本名著的大學課程,及提倡人人均應接受所謂的通才教育而言。赫欽斯曾經擔任過芝加哥(Chicago)大學校長;任內積極倡導西方傳統上延續甚久的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由於他深信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的哲學思想,並採取聖多瑪斯.阿奎納(St. Thomas Aquinas)的形上學及知識論,堅信真理的普遍性及人性的一致性,因此他在一九三六年所發表〔美國之高等教育〕(The Higher Learning in America, 1936)的一文中,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引出人性中的共同基本因素;這些基本因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是一樣的。他認為教育一個人,去生活在特殊的時間、特殊的地方,適應特殊的環境,這種教育觀點是不具任何教育的真義。赫欽斯以為教育包含教學,而教學包含了知識;知識即是真理,真理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樣的,故而教育在任何地方也都是一樣的。
  赫欽斯強調他並不忽視教育在組織上、行政上、地方性習慣及習俗上的可能差異,不過這些都是細節,不是重點。在一九三○年代,正是美國以實用、功利為主導的杜威(John Dewey)教育思想甚為流行的年代,赫欽斯卻以發展人性,開展人的理性,使得人們均能相互尊重,以建立有人性而不受物性支配的社會文化。同時,經由古典思想的吮吸,使受教者均能對西方文化思想的主流有所認識了解,進而孕育其人性。因而他提出在大學階段研讀古典名著的主張。美國聖約翰學院(St. John's College)自一九三七年開始,即每年研習二十五本西方古典名著,四年共需研習百本古典名著,期使學生了然於西方主要思想家的學術思想及其貢獻。赫欽斯所選擇的古典名著,其依據是:與人性研究有關者;屬於偉人所著者;有助於人性中理性的培育與智慧發展者;符合真理原則者;探討人類生活中長久以來未曾解決的問題者。
  赫欽斯的百本古典名著,上自古希臘、羅馬時期的偉人名作,下迄近代科學家、哲學家的著述,網羅了西方文化體系中的精華,對學生思想的拓展,具有散發的作用。他所選擇的重要古典名著,計有:荷馬(Homer)的作品,希羅多德(Herodotus)的〔歷史〕(History),柏拉圖(Plato)的〔共和國〕(Republic)等,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的〔形上學〕(Metaphysics)、〔物理學〕(Physics)、〔靈魂論〕(De Anima)等,奧古斯丁(Augustine)的〔纖悔錄〕(Confessions),但丁(Dante)的作品,路德(Martin Luther)的作品,培根(Francis Bacon)的〔新工具〕(Novum Organum),莎士比亞(Shakespeare)的作品,伽利略(Galileo)的〔二門新科學〕(Two New Sciences),笛卡爾(R. Descartes)的〔沈思錄〕(Meditations),洛克(John Locke)的作品,休姆(David Hume)的作品,黑格爾(Hegel)的作品,達爾文(Charles R. Darwin)的〔物種原始〕(Origin of Species),尼采(Nietzsche)的作品,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的作品,及愛因斯坦(Einstein)的〔相對論〕(Relativity: the Special and General Theory)等。在其所選的古典名著中,甚至將〔聯合國憲章〕(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也包含在內,委實具有連貫古今、開拓視野與充實心靈的教育作用。
  二十世紀的美國古典教育運動,由於推動此一運動的學者過於主觀,自認聖約翰學院所實行的古典名著教育,才是最真實的教育,以致未能體會整個美國社會工業化的發展所代表的客觀實在,因而此一運動並未能延續較長一段時間,便逐漸消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