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後現代文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ostmodern Culture
作者: 張鍠焜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後現代文化是文化研究者對於當前工業先進社會的文化狀態和傾向的暫時性稱謂。當前世界工業先進社會的文化狀態與過去稱為「現代文化」或「現代主義」的文化特性大相逕庭,所以要給予另一個名稱,以示區別,不過因為這種文化的發展尚未定型,所以無法用明確的名稱以顯示其特色,故學者暫以「後現代」名之,表示在時間上是後於現代文化時期,性質上異於現代文化,且正處於過渡狀態。
  關於後現代文化興起的時間,學者觀點各不相同。德國社會理論家哈伯瑪斯(Jürgen Habermas)認為起於二次大戰之後;美國後現代文化學者詹姆森(Fredric Jameson)認為起於一九五○年代末;美國社會學者貝爾(Daniel Bell)認為產生於一九六○年代;法國後現代理論學者李歐塔(Jean-François Lyotard)則認為是起於一九六○年代中期。
  後現代文化呈現出與現代文化相反的特性,美國學者簡克斯(Charles Jenks)指出:社會已從大量製造式文化轉為大量品味式的文化;從政府與企業的中心化控制轉為邊緣式決策;從單一物品的重複製造轉變為多變多樣製造;從少數樣式到多種品類;從國家意識到全球意識或區域性國際意識。後現代文化有以下特徵:
  1.文化的生活化與多元化:在後現代社會中,文化與工商產銷體系緊密結合,文化產品成為一種消費品,不再有高雅或通俗之分,而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由於注重個人意識的時代傾向,且生產技術精進,文化產品乃趨向多元化、分離化,以期滿足不同群體的需要。
  2.資訊與知識的大量化:貝爾指出,過去工業社會時代的發展軸心是勞動力和工業產品,後工業社會的發展動力則是資訊與知識。因此後現代社會資訊發達,文化作品推陳出新。然而作品或知識創新並非一蹴可幾,過度重視資訊的更新,竟造成絕大多數只著重表面的翻新,缺乏深刻義涵,只能算是文字的不斷翻寫,而非思想的創新發展。人們接受大量資訊,卻不一定有所進步。這種現象可說是資訊泛濫而意義匱乏。
  3.影像文化發達:電視的發明對當代文化有極深刻的影響。電視深入每一個家庭,使現代人逐漸偏好影像資訊,形成影像文化產品高度發達的狀況。電視既傳播影像,也「製造」虛擬的影像世界,造成某些人現實錯覺的後遺症。
  4.文學和藝術傾向於消解既有形式:推陳出新本是文藝創作之基本精神,後現代主義文藝更以此為創作圭臬,文藝的尖端創作者甚至以「顛覆形式」為標榜。哈桑(Ihab Hassan)指出,後現代主義基本上是形式的顛覆和文化精神的無政府主義,戲劇化地表現出在藝術上的缺乏信仰,它創出新的藝術作品以促使文化與藝術的消耗。
  5.反集體主義的文化傾向:後現代社會從反對權威體系,進而走向反對任何中心主導式的思想或體制,強調個別性、多元性,甚至期望「怎麼都行」的境界。
  6.排斥深度思考:過去的思想理論強調探討表象背後的本質或深層結構,但後現代社會的人們通常不相信有所謂本質或深層意義,而認為現象與感覺才是真實的,表現在各種學說上,就是一片反深度思考的呼聲。
  7.精神方面傾向於主體零散化:生活的壓力、知識的繁複分歧、風氣的多變等狀況,使人的精神常處於紛擾和消耗,而愈來愈無力於統整自我,無法知道自己與現實的聯繫;經驗的跳躍、斷裂、缺乏連續性,造成歷史意識的消失,對未來亦失去預想能力。這些情況造成個人主體的分解,只能隨外因而動。
  後現代社會資訊與技術的發達,造成知識來源的多元化,對學校教育形成相當衝擊,一則學校不再被當作知識和價值觀的權威來源,引發許多教育問題;二則先進資訊技術引進教育領域,使教學趨於零散化;三則資訊網路的建立可能打破學校的疆界。這些情況都有待教育工作者悉心因應,俾使教育免於消極影響。
  其次,關於教育與文化多元發展的關係方面,後現代學者往往認為學校是執行文化一致化、統合化的機構。美國比較教育學者拉斯特(Val Rust)進一步分析指出,在先進國家,學校的強調高級(主流)文化和統合作用,可能影響文化的多元創造發展;在開發中國家,學校著重「現代文化」的推展,會壓抑傳統文化的繼續發揚。因此學校應兼顧、調合主流文化與盛行於大眾間的文化,以引導多元而健康的文化發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後現代文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