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兒童中心學校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hild-Centered School
作者: 方永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兒童中心學校是指二十世紀中基於兒童本位教育思想所建立的一些新式實驗學校;設立的主旨強調兒童本身的目的、需要與興趣。在西洋教育史上,以教師、成人為教育活動的主體,其時間相當長遠,直到十八世紀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等人發起的教育革命,才逐漸將教育重心移轉至兒童身上。不過,有關盧梭等人兒童本位教育學說的真正落實,要到二十世紀兒童本位教育學實際進行了許多新式學校的賞驗工作,並加入了進步主義(progressivism)的教育陣營後,才得以具體的實踐。這些從事新式教育實驗的兒童中心學校,大致分為三類:
  1.適應個別差異教學的學校:由於兒童中心的教育學說主張尊重兒童獨特的個性,因此認為不應採取傳統式的大班教學,而應採行注重個別差異的教學,如華虛朋(Carleton Wolsey Washburne,1889~1968)於一九一九年在伊利諾州(Illinois)的文納特卡(Winnetka)地方實施兒童可依各自的學習速度來決定升級的辦法,且同一名學生其各科的升級速度也可不同,此即為有名的「文納特卡制」(Winnetka Plan)。另受蒙特梭利(M. Montessori, 1870~1952)影響的美國教育家帕克赫斯特(H.H. Parkhurst, 1887~1973),在麻州(Massachusetts)道爾頓(Dalton)地方實行「契約教學」(contract plan),由師生共同簽訂學業「契約」,學生完成一個學業契約後,才能簽訂下一個契約,因而學生可以按其能力高下而決定簽訂新約的時間,該制又稱「道爾頓制」(Dalton Plan);此制使教室成為實驗室,教師也成為輔導諮商者,其教學活動以討論為主,充滿了動態。
  2.兒童自治式的學校:德國教育學者奧圖(B. Otto, 1859~1933)在柏林(Berlin)附近設立一所有學生法庭(pupil's court)的學校,重視人格及個性教育,反對強迫及標準化的教育,可算是一所典型的兒童中心的學校。又如基喜(Paul Geheeb)亦於一九一○年成立一所名為奧登華德學校(Odenwald School)的實驗學校,強調學生自治,校務則由師生共同決定,一人一票,任何人都無否決權,最嚴厲的處分即是剝奪投票權。威尼堅(G. Wyneken)也設立「自由學校社區」(free school community),由學生投票來決定上課時間或該不該抽煙、喝酒等事務。威尼堅相信,學生的決定應受到最大的信任,因此學生的生活方式應全權交由學生自行設計。此外,法國亦於一九二一年成立「教育社團」(La Nonvelle Education),放任學生自己設計學習活動,鼓吹進步主義的教育設施。
  3.注重自然及實物教學的學校:一九○七年,美國人詹森(M. Johnson, 1864~1938)於阿拉巴馬州(Alabama)設立費爾霍浦學校(Fairhope School),仿盧梭的教育措施,學校中沒有書桌,而九、十歲前的學童不必學習讀寫,僅需參與遊戲及工作;學校生活則為戶外生活,重視與大自然的接觸。此後,一些村莊學校或設在森林的學校接踵出現,如一九一二年美國賓州(Pennsylvania)德國城(Germantown)出現的「綠蔭山鄉村學校」(Shady Hill Country Day School),一九一五年麻州劍橋(Cambridge)的「綠蔭山學校」(Shady Hill of Cambridge),一九一四年紐約的「城市及鄉村學校」(City and Country School)及一九一五年的「華爾登學校」(Walden School)等,都在鼓勵學童進行自由及自然的發展;而比利時德可樂利(O. Decroly, 1871~1932)所設立的「隱修學校」(Ecole de l'Ermitage)也建在校園廣闊的市郊鄉村,學生在校內可以垂釣、飼養家禽、種植花草等,完全與大自然為伍。德國的利茨(H. Lietz, 1868~1919)則學習英國雷迪(C. Reddie, 1858~1932)學校設施,回國後亦設立了鄉村住宿學校(Landerziehungsheim)。利茨認為,田野的優美景致本身就具有教育力量;自然與實物的教學,才是真正的生活教學。俄國的夏茲基(S. Shasky, 1878~1934)也倡導所謂「複合教學」(complex method),來作為生活教育的一種。此外,德國威尼堅並曾於十九世紀末發起青年的「遊鳥運動」(Wandervogel),主張接近自然,生活簡樸。
  總之,兒童中心的學校強調兒童本位的教育,除了重視兒童間的個別差異、兒童自治及強調自然與實物的教學外,同時也實施男女同校或同班、注重創造力培養、反對集體教學與打破班級編制等措施。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兒童中心學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