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教育會議 - 教育百科
全 | |
國 | |
教 | |
育 | |
會 | |
議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陳益興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全國教育會議的召開,旨在結合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智慧,以及實際從事教育工作者的經驗,群策群力,共同檢討國家教育政策與措施,策訂國家教育發展方向與方案。我國歷年來政府召開的全國教育會議,先後已有七次;每次各有其不同的時代背景與任務;簡述如次: 第一次全國教育會議,於民國十七年(1928)五月十七日至二十八日在南京召開,出席人員共計七十八人,由當時的大學院長蔡元培主持。其時國民政府奠都南京不久,全國初告統一,有關教育的發展,亟需釐訂正確方向,俾有所遵循。此次會議乃以「三民主義的實施、教育行政的統一、學術系統的整理、教育經費的保障、教育效率的增進」為主題,確立了中華民國的教育宗旨應以三民主義為根據的基本原則。 第二次全國教育會議,於民國十九年四月十五日至二十三日在南京召開,出席人員共計一○六人,由教育部長蔣夢麟主持。當時國家已邁入「訓政時期」,政府正積極規劃各部門建設之際,各種教育措施理應配合進行,此次會議乃以「研討全國教育整體發展方案」為主題,通過了一個為期二十年的教育實施方案。 第三次全國教育會議,於民國二十八年三月一日至九日在重慶召開,出席人員共計二三一人,由教育部長陳立夫主持。當時我國適值對日抗戰時期,多數學校停頓或內移,青年奔赴後方求學;為因應戰時情況,此次會議乃以「抗戰建國時期教育實施方案」為主題,使抗戰時期的教育仍能有效的實施。此次會議通過的〔戰時各級教育實施綱要〕內容計有九大方針與十七要點,為這一時期教育方面最重要的文獻,也奠定了抗戰勝利的基礎。 第四次全國教育會議,於民國五十一年(1962)二月十四日至十七日在臺北召開,出席人員共計三二六人,由教育部長黃季陸主持。當時政府期使以農業為主導的經濟結構轉化成以工業作為主導,有關人力的培育自須預加規劃,此次會議乃以「檢討現行學制與當前教育問題,研討配合經濟建設教育方案,規劃大陸教育重建事項,發展華僑教育及加強國際文教聯繫」為主題,對於政府遷臺以後的教育措施,作全面的研討,並訂定了各種具體可行的方案分別實施,奠定了其後教育發展的基礎。 第五次全國教育會議,於民國五十九年八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九日在臺北召開,出席人員共計四二八人,由教育部長鍾皎光主持。當時經建計畫推行已見成效,社會繁榮,民生日裕,隨之衍生若干不良現象,亟需透過教育措施予以導正,乃以「遵行總統革新教育指示,檢討當前教育問題,擬訂復國建國教育綱領及教育革新方案,研討加強科學教育及文化建設,並規劃大陸教育重建事項」為此次會議的主題。此次會議計通過教育政策、學制、教育行政、師資培育、課程教材等十六類,計一六○案。本次會議連同第四次全國教育會議,對我國政府播遷來臺後教育事業的發展與進步,諸多助益。 第六次全國教育會議,於民國七十七年(1988)二月一日至五日在臺北召開,出席人員共計四九一人,由教育部長毛高文主持。民國七十年代以後,我國社會結構、國民生活型態、青年心理與潮流趨向,均在急速變化之中。因此,一方面教育制度及行政措施如何使之更富於彈性,以因應多元化社會的需求;另一方面如何把握質與量並重、人文與科技兼顧的發展原則,以全面提升教育素質,亟待積極規劃推展。此次會議以「為我國邁向二十一世紀高度開發國家的文化基礎與人力資源預作準備,策訂教育長程發展計畫」為主題。此次全國教育會議經獲致三項重要成果:(1)分析國內外教育、文化、經社發展情勢,檢討我國當前教育政策及問題,並據以規劃未來教育發展的取向;(2)制訂各級教育發展計畫,以配合未來教育發展的取向;(3)制訂各級學校課程架構研究發展計畫,以配合各級教育發展計畫。 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於民國八十三年六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在臺北召開,出席人員共計四二○人,由教育部長郭為藩主持。民國八十年代以來,國家處於轉型時期,社會結構變遷迅速,我國現行的教育,面臨許多困難與瓶頸,亟待克服與突破,方能滿足國民對於教育的需求。教育發展藍圖如何妥切規劃,需縝密而周備的研議。因此這次會議乃以「推動多元教育,提升教育品質,開創美好教育」為主題,分別研討:教育資源分配、建立彈性學制、革新課程發展、改進師資培育、提升大專品質、推展終身教育、推展全民體育、兩岸學術交流等議題,並獲致前瞻性的結論。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全國教育會議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