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群碧樓善本書錄〕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簡秀娟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清末民初江寧藏書家鄧邦述前後編了四部藏書目錄。最早一部為光緒32年(1906)編的〔雙漚居藏書目初編〕1冊,稿本,反映了鄧氏在此之前的藏書狀況;第二部是〔群碧樓書目初編〕9卷,附〔書衣雜識〕1卷,鄧氏吉林鉛印本,為其至辛亥年(1911)6月止的藏書總目;第三部為〔群碧樓善本書錄〕6卷,著錄自辛亥年以後所得到的善本,即民國16年(1927)拋售的精本,宋元舊本,殆盡於此,包括最珍重的披、玉、雲三集。其餘的部分精本則另編成〔寒瘦山房鬻存善本書目〕7卷。
  鄧氏原編〔群碧樓書目初編〕,僅聊以備檢查,至民國19年自行將〔群碧錄〕及〔寒瘦目〕合刊。鄧氏〔群碧樓善本書錄〕序云:「雖書非吾有,必印此目者,以自經手寫,而書衣雜識日積月多,並錄於各目之次,不欲廢此編校之勤,期與世之好古君子一證其得失也。」民國19年邦述曾對同里宗舜年慨然語曰:「吾精力耗於此者三十年,書亡而所餘書後稿盈尺,將理而董之,并書目刊以行世。昔紀河間援拂家山河泡影之說,以武康鬼哭為不達,吾誠貪癡,猶冀留此區區泡影也!」實非貪癡不達,群碧寒瘦書散,書志誠留借債購書、蠶眠細書之心血,予後世考鏡。書雖及身而佚,書錄則及身而定。
  〔群碧錄〕仿天祿琳琅例,區別刊鈔,各分4部,再依版刻時代。卷1:宋刻本,34種;卷2:元刻本,37種;卷3:明刻本,103種;卷4:明嘉靖刻本,61種;卷5、6:鈔校本而附以稿本,205種,共計13,108卷,比之〔群碧樓書目初編〕之24,964卷,如鬻已過半,然宋本959卷則較初編時之816卷加增矣!
  鄧氏認為「言目錄者,始於晁陳,而紀陸編四庫總目,遂為大觀。然邃於考訂校讎,抉擇至精,非通儒鉅師,未敢語此。」可知其編撰目錄書志之慎重。鄧氏平日頗服膺黃丕烈,因此跋記內容與黃跋近似。每書之卷冊數,作者注者、序跋、刊印時地、版式行格、藏書印記等,著錄甚悉。宋元舊本並著錄牌記。諸家題跋識語,則備存之。而殿以鄧氏自撰題跋,宋元本題記更詳,於書之撰人生平、內容概要、刊刻優劣、遞藏源流、藏家故實,均有述及,偶書閱讀心得。
  民國56年臺北廣文書局將〔群碧錄〕影印出版納入〔書目續編〕,原書無篇目,特為之編製,以利檢閱,然於封面誤改書名為〔群碧樓善本書目〕。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群碧樓善本書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