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闋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uè
解釋:
  1. 曲調。
    【例】新闋、曲終闋盡
  2. 止息、結束。
    【例】服闋、樂闋、乍闋
  3. 量詞。計算歌、詞、曲的單位。
    【例】歌數闋,美人和之。(《史記.卷七.項羽本紀》)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uè
解釋:
[動]
1.事情結束,止息。《後漢書.卷三八.楊琁傳.論曰》:「剽人盜邑者不闋時月,假署皇王者蓋以十數。」宋.周邦彥〈浪濤沙.晝陰重〉詞:「南陌脂車待發,東門帳飲乍闋。」
2.喪制滿期。唐.陳元光〈太母魏氏半徑題石〉詩:「憂闋情猶結,祥回禫屆期。」
3.曲終。唐.韓愈〈感春〉詩五首之二:「孤吟屢闋莫與和,寸恨至短誰能裁。」
[名]
1.曲調。《文選.馬融.長笛賦》:「曲終闋盡,餘絃更興。」宋.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詞:「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
2.量詞。計算歌、詞、曲的單位。《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歌數闋,美人和之。」
3.空缺。通「缺」。漢.王符《潛夫論.邊議》:「傳子孫者,思安萬世,寄其身者,各取一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事情結束,止息。段注本《說文解字.門部》:「闋,事已,閉門也。」《玉篇.門部》:「闋,止也、終也。」《詩經.小雅.節南山》:「君子如屆,俾民心闋」漢.毛亨.傳:「闋,息。」《後漢書.卷三八.張法滕馮度楊列傳》:「剽人盜邑者不闋時月,假署皇王者蓋以十數。」宋.周邦彥〈浪濤沙.晝陰重〉詞:「南陌脂車待發,東門帳飲乍闋。」

2. 曲終。《禮記.文王世子》:「有司告以樂闋,王乃命公侯伯子男及群吏曰:『反!養老幼于東序。」』漢.鄭玄.注:「闋,終也。告君以歌舞之樂終。」唐.韓愈〈感春〉詩五首之二:「孤吟屢闋莫與和,寸恨至短誰能裁。」

3. 喪制滿期。《後漢書.卷三九.劉趙淳于江劉周趙列傳.劉平》:「服闋,拜全椒長,政有恩惠,百姓懷感,人或增貲就賦,或減年從役。」唐.陳元光〈太母魏氏半徑題石〉詩:「憂闋情猶結,祥回禫屆期。」

4. 曲調。漢.馬融〈長笛賦〉:「曲終闋盡,餘絃更興。」宋.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詞:「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

5. 空缺。通「缺」。漢.王符《潛夫論.邊議》:「傳子孫者,思安萬世,寄其身者,各取一闋。」

6. 量詞。計算歌、詞、曲之單位。《呂氏春秋.仲夏紀.古樂》:「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一曰〈載民〉,二曰〈玄鳥〉,三曰〈遂草木〉,四曰〈奮五穀〉,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萬物之極〉。」《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歌數闋,美人和之。」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樂府》:「鈞天九奏,既其上帝;葛天八闋,爰乃皇時。」

注音: ㄑㄩㄝ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闋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