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障礙 - 教育百科
學 | |
習 | |
障 | |
礙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Learning Disability |
作者: | 陳李綢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根據一九七五年美國公布的〔全體殘障兒童教育法案〕(The Education for All Handicapped Children Act)對學習障礙的界定如下:「學習障礙是指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基本心理歷程異常,如理解、使用語言、文字及說話等方面的缺陷。這些異常可能表現出聽、說、讀、寫、拼字或算術等方面能力的障礙。因此,學習障礙包括知覺障礙、腦傷、腦功能失常所導致的閱讀能力困難及語文能力困難,但不包括視障、聽障、肢障、智能遲滯、文化不利及環境所造成的學習障礙。」 美國學者科爾克(Samuel A. Kirk)曾提出三項標準,以界定學習障礙的範疇:(1)差距標準:學習障礙者在潛在能力與實際成就上顯現重大的差距,在個人各項能力發展上顯示不均衡的現象;(2)排除的標準:學習障礙並非由於感官缺陷、智能不足、情緒困擾或文化環境的因素所造成;(3)特殊教育的標準:學習障礙無法適應一般的教學而需要特殊教育方案的輔助。美國官方的定義大致亦採取柯克的觀點。唯美國學術界最近提出了一項新的看法,認定學習障礙係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異常,係個人內在的因素所導致。我國於民國六十六年(1977)修訂的〔特殊教育推行辦法〕中正式將學習障礙列為特殊教育的對象,目前教育部對學習障礙的定義,亦大致參考美國官方的定義。 美國聯邦教育署特殊教育處將學習障礙分為三類:(1)語言接受和表達方面的學習障礙;(2)閱讀和書寫方面的學習障礙;(3)算術方面的學習障礙。學者柯克則粗略分為發展性學習障礙與學科性學習障礙兩大類。後者包括閱讀、算術、拼字及書寫障礙;前者包括注意力、知覺、視覺動作、記憶力等方面的缺陷。 學習障礙就廣義的觀點而言,是由於多種因素,如大腦受傷、感覺障礙、智能發展遲緩、情緒困擾等因素所造成學習困難。就狹義來說為:具有相當的智力、成熟程度和文化背景,但無法在基本學業技能上掌握學習。 造成學習障礙的成因可分為五種,但每種成因都會相互影響:(1)分化型:受個別差異因素影響,認知技能表現低劣者;(2)缺陷型:因機體缺陷,如大腦疾病等病變而造成學習困難者;(3)遲緩型:因發展遲滯而無法有效的發展認知技能者;(4)分裂型:因外在環境因素,如焦慮、壓力和壓抑所造成的學習失敗者;(5)個人史型:因個人環境因素致無法獲得學習技能者。 陶吉生(J.K. Torgesen, 1980)曾從訊息處理的觀點說明學習障礙的原因如下: 1.語文-語言處理有困難,如編碼語言不易、注意力短暫、記憶容量小等。 2.缺乏有效的學習策略,即不知如何使用方法和應用技巧學習。 3.缺乏主動及有組織的訓練及預備學習。 對學習障礙者補救的策略和教學計畫包括下列幾項: 1.將整個教材分為數次、次技能或細目,並組織成可教導的單位。 2.將教材由簡而繁循序漸進的排列呈現。 3.教學前,先評量學生基準線,以了解其起點行為,再設計介入歷程,逐步呈現教學。 4.利用實作表現的成就動機,促進學生實作表現的速率和協調性。 5.利用導向式教學,讓學生形成概念成產生記憶。 6.教學生使用策略學習,如記憶術、做筆記、做測驗或問題解決技巧等方法,以利學生學習表現。 7.提供回饋消息給學生,讓學生修正學習。 8.測量學生平時表現,並比較具基準線,以評估教學歷程效果。 9.利用評估結果,以為選擇有效教學方法和教材之參考依據。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