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物質 - 教育百科
ˋ
ˊ
  • 漢語拼音 wù zhí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ù zhí
解釋:
  1. 具有重量、在空間占有地位,並能憑感官得知其存在者,稱為「物質」。凡一切元素及其相互組成的化合物,都是物質,如鐵、水、氧等。
    【例】物質享受、物質生活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物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關連字詞
相反詞: 精神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ù zhí
解釋:
具有質量,占有空間的實體,稱為「物質」。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物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atter
作者: 周榮華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物質係由原子及分子等依適當的規則所組合起來的東西,有質量且佔有空間,通常以固態、液態及氣態等物質三態存在宇宙中(註:物質三態乃傳統分類法,亦有學者主張物質之四態說,即:固態、液態、氣態及電漿態;電漿是指在氣態時,電子已脫離其應有的軌道,使原子離子化而成帶電之物質)。以水為例,其固態為冰、液態為水、氣態為水蒸氣,若溫度再高則變成電漿。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物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Matter
作者: 楊龍立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物質又稱質料、材質,學者有不同的界定。一般來說有下列各種解釋:一是人造物品的原料,如形成桌椅的木料;二是形成自然或肉體物品的材料,如岩石、水、骨頭、肌肉;三是感覺的對象,如發聲之器具、眼睛所見之自然界;四是形成實在(Reality)的基礎,如表現生命現象的肉體、產生自然現象的原子;五是占有空間、具有延展性、有質量與重量、可運動、不可穿透的,如木材、金屬;六是和心智(mental)、心靈(mind)、精神(spirit)、形式(form)相對的;七是形成經驗的基本原因。
  早期人類以為宇宙是由一些物質所組成,如希臘哲人以為地、水、火、氣為構成宇宙之原質,中國先哲認為金、木、水、火、土形成世界。科學的研究使人們對形成世界的物質有了更多的了解;德謨克里特斯(Democritus)和劉西布斯(Leucippus)主張的原子論觀點,被當今科學界所承襲,現在科學家先發現原子為組成物質的最小單位,後又發現原子之中另有更小的電子、質子、中子及生存時間短暫基本粒子,為組成世界之基本物質。此外物質不滅、物質與能量可互換、質能不滅是目前可解釋物質變化的重要規律。簡單的說,科學研究顯示了世界是由經驗可及之物質所構成。
  哲學中對物質的解釋早於科學;柏拉圖(Plato)以為物質具時空性質且能接受永久不變的形式,亞里斯多德(Aristotle)以為物質是實現形式的可能性,最原初的物質是無形式的原質(primary matter),物質有變化的潛能,因此物質藉形式而實現。亞氏也用物質的潛能實現觀點,解釋變化的發生。中世紀的經院哲學承繼亞里斯多德的看法,將物質區分成第一物質(原質),為一切物質之原始基礎,及第二物質,為具體之物體或科學研究所探討的物質。
  近代哲學家笛卡爾(R. Descartes)認為物質與心靈相對,物質有延展性,一些屬性可以數量化,物質的運動受到機械法則所控制。洛克(J. Locke)將物質的性質區分成初性與次性,初性不會改變,如軟硬體積等,是與物質不可分離的性質,次性可以變易,如色、聲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物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物質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物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臺灣台語 物質 相關臺灣客語 物質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