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本命解〕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賈馥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本命解〕是〔孔子家語〕中的一個篇名;此篇中主要的是孔子對「命」這個概念的解釋。緣起是魯哀公問孔子「命」與「性」的意義,孔子從而回答說:「分於道謂之命,形於一謂之性,化於陰陽,象形而發謂之生,化窮數盡謂之死。故命者,性之始也。死者,生之終也。有始則必有終矣。」(這段話並見於〔大戴禮.本命第八十〕,唯後四句話只有三句,為「故命者,性之終也,則必有終矣。」又〔家語〕此篇與〔大戴〕幾乎全同。)
  「道」字到了孔子時已形成的概念是「宇宙自然化生萬物的最高原則」,依此原則而化生的,即是命,特別指生物而言,現今常用「生命」可能也據此意,「分於道謂之命」一句,也可與〔中庸〕「天命之謂性」對照,在宇宙萬物中,生而為那一個物類,如人,是命;凡人都有人的特性,普遍而相同,所以說「形於一謂之性。」被決定了的命是生的開始,荀子即說「生之所以然者謂性」,主要的是命有始有終,終即是死,所以可以解釋命是生活歷程中的存在,這種存在有始有終,故而只是一個歷程,因此各個物類的生命歷程各不相同。就人而言,人生歷程大致在百年左右,不過有壽和夭的個別差異而己。從這方面說,命是自然決定的時間歷程,在人的一生中,由幼而長,由長而老,由老而死,是人類普遍的現象。孔子在下文歷述生長發展的年齡,可見是從自然方面著眼,並未說到如後世人所說的富貴窮通等等,應該是相當客觀的解釋。又在〔大戴禮.易本命第八十一〕中,也有「子曰:夫易之生,人、禽、獸、萬物昆蟲各有以生,或奇或偶,或飛或行,而莫知其情;唯達道德者,能本原之矣。」是孔子也無法說明為什麼萬物各自生成其類,須要深究道德本原,才能說明。道已知是生物的最高原則,〔易.繫辭〕說:「天地之大德曰生。」把德看做是天地生物的一項偉大成就或收獲,至於在根本上何以如此,還待再加深究。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本命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