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入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ㄘㄨㄥˊㄨㄞˋㄇㄧㄢˋㄐㄧㄣˋㄉㄠˋㄌㄧˇㄇㄧㄢˋㄩˇㄔㄨㄒㄧㄤㄉㄨㄟˋㄖㄨˊ:「ㄖㄨˋㄎㄡˇ」、「ㄔㄨㄖㄨˋ」、「ㄖㄨˋㄐㄧㄥˋ」、「ㄖㄨˋㄔㄤˇ」、「ㄧㄣˇㄌㄤˊㄖㄨˋㄕˋ」。
  2. ㄘㄢㄐㄧㄚㄖㄨˊ:「ㄖㄨˋㄒㄩㄝˊ」、「ㄖㄨˋㄏㄨㄟˋ」、「ㄖㄨˋㄍㄨˇ」、「ㄖㄨˋㄨˇ」。
  3. ㄕㄡㄐㄧㄣˋㄙㄨㄛˇㄉㄜˊㄖㄨˊ:「ㄕㄡㄖㄨˋ」、「ㄖㄨˋㄓㄤˋ」、「ㄌㄧㄤˋㄖㄨˋㄨㄟˊㄔㄨ」、「ㄖㄨˋㄅㄨˋㄈㄨㄔㄨ」。
  4. ㄉㄠˋㄉㄚˊㄖㄨˊ:「ㄖㄨˋㄧㄝˋ」、「ㄖㄨˋㄒㄧㄚˋ」、「ㄖㄨˋㄉㄨㄥ」。
  5. ㄌㄨㄛˋㄖㄨˊ:「ㄖˋㄔㄨㄦˊㄗㄨㄛˋㄖˋㄖㄨˋㄦˊㄒㄧˊ。」
  6. ㄏㄜˊㄏㄨㄖㄨˊ:「ㄖㄨˋㄕˊ」、「ㄖㄨˋㄌㄧㄡˊ」、「ㄖㄨˋㄑㄧㄥˊㄖㄨˋㄌㄧˇ」。
  7. ㄔㄣˊㄋㄧˋㄕㄣㄒㄧㄢˋㄖㄨˊ:「ㄖㄨˋㄇㄧˊ」、「ㄖㄨˋㄕㄣˊ」、「ㄗㄡˇㄏㄨㄛˇㄖㄨˋㄇㄛˊ」。
  8. ㄓㄨㄥㄍㄨˇㄕㄥ調ㄉㄧㄠˋㄙˋㄕㄥㄆㄧㄥˊㄕㄤˇㄑㄩˋㄖㄨˋ)ㄖㄨˊㄩㄝˋ」、「」、「ㄓˊ」、「ㄐㄩㄝˊㄉㄥˇㄗ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入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由外面到裡面。與「出」相對。
    【例】入內、入場、入境 ◎
  2. 收納金錢。
    【例】收入、月入數萬、入不敷出
  3. 參加。
    【例】入會、入股、入學
  4. 到、達。
    【例】入夜、入冬
  5. 合於、合乎。
    【例】入時、入情入理
  6. 深透。
    【例】入味、入骨、入迷
  7. 漢語聲調之一。指入聲。
    【例】平上去入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進,由外面到裡面。如:「入內」、「入場」、「入境」。
2.收進。如:「收入」、「月入十萬」。《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傳》:「歲餘不入,貨錢者多不能與其息,客奉將不給。」
3.接納、繳納。《國語.吳語》:「昔楚靈王不君,其臣箴諫以不入。」《金瓶梅》第一七回:「到明日他蓋這房子,多是入官抄沒的數兒。」
4.參加。如:「入會」、「入股」、「入學」、「入伍」。
5.到、達。如:「入夜」、「入冬」。
6.沉沒。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7.合宜、適合。如:「入時」、「入情入理」。
8.沉浸、深透。如:「入味」、「入骨」、「入迷」。
[名]
1.平上去入四聲之一。參見「入聲」條。
2.二一四部首之一。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發生性關係。《水滸傳》第五一回:「那婆婆那裡有好氣,便指著罵道:『你這……亂人入的賤母狗!做什麼倒罵我!』」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不留心的塞放。如:「一張鈔票不知入到那裡?」
2.暗中把財物給人。如:「偷偷入給他一包東西。」
3.陷於其中、投於其中。如:「一腳入到泥裡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ji̍p/li̍p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進。從外面進到裡面。
  2. [[動] ] 裝進。
  3. [[動] ] 收進帳款。
反義詞: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