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振鐸(1898-1958) - 教育百科
鄭 | |
振 | |
鐸 |
(1898-1958)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王珠美 |
日期: | 1995年12月 |
出處: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鄭振鐸,字西諦,筆名賓芬、郭源新,別署紉秋、幽芳閣主、玄覽居士等,福建長樂人,清光緒24年(1898)生於浙江永嘉,為中國近代著名之文學家與藏書家。 鄭氏幼年家境貧寒,1917年中學畢業,入北京鐵路管理學校,受新文學運動影響,寫作白話文,並勤讀西洋文學名著。五四運動時曾為學生代表之一,與瞿秋白、許地山、瞿世英、耿濟之等交往,不僅擔任學生刊物編輯,並開始投稿,漸於新文壇嶄露頭角。1920年畢業後,與友人發起組織文學研究會,並主編〔小說月報〕。此後十年間,經常發表創作及研究性文章,更勤於譯介外國文學,主要著作如〔文學大綱〕、〔俄國文學史略〕等,曾任教於復旦大學、中國公學,並於五州事件後辦過〔公理日報〕。931年至抗戰前,鄭氏身兼文學教育、刊物編輯、個人創作及整理研究舊文學四項工作,先後擔任燕京大學、清華大學、暨南大學中國文學教授,並主編〔文學〕(月刊)、〔文學季刊〕、〔世界文庫〕(叢刊)。其創作以西方神話和中國歷史小說為主,主要著作有〔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中國俗文學史〕等,並開始著手影印明、清兩代戲曲。 抗戰時鄭氏任教於遷入上海租界之暨南大學,加入以出版魯迅全集為主之復社,並開始大量蒐購古籍善本。勝利後負責主持全國文藝協會上海分會,並編輯〔民主〕、〔文藝復興〕兩種刊物,整理出版〔中國歷史參考圖譜〕鉅冊,同時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從事反政府運動。1949年轉往北平,先後擔任中共政協委員、全國人代會代表、文物管理局局長兼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文化部副部長。曾因公赴西北敦煌各地勘查,並數度至印度、緬甸、印尼、蘇俄、東歐等國訪問。1958年間,鄭氏率領文化代表團赴阿富汗及阿拉伯聯合共和國途中,因飛機失事而喪生俄境。 自1921年起,鄭氏即為研究需要而不斷蒐集圖書,足跡所至,近自上海,遠至巴黎、倫敦、愛丁堡。竭力蒐訪,甚至於典衣節食。三、四十年間蒐獲的圖書或聚或散,有得有失。當其去世後,由遺孀高君箴捐贈北京圖書館之中外文藏書,即達17,224部,94,441冊之多,其中以小說、戲曲及彈詞、鼓詞、寶卷等俗文學資料最為豐富。關於鄭氏保存圖書文獻之貢獻,可於〔劫中得書記〕及〔續記(1956年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出版)、〔西諦書話〕(1983年北京三聯書店出版)、〔西諦書目〕5卷、〔題跋〕1卷(趙萬里編,1963年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等書窺其端倪。此外,鄭氏喜將所得戲曲彙輯影印以公諸同好,其中以〔清人雜劇〕、〔彙刻傳奇〕、〔古本戲曲叢刊〕等最為著名,亦可見其大公無私之精神。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鄭振鐸(1898-1958)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