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邯鄲書目〕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喬衍琯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邯鄲書目〕,宋李淑撰。淑字獻臣,若谷子,江蘇徐州豐人。年12,宋真宗賜童子出身,試祕書省校書郎,歷館閣校勘。乾興初預修〔真宗實錄〕,為檢討官。書成,改集賢校裡,為國史院編修官。天聖5年(1027)成進士,改祕書郎。景祐初知制誥。五除翰林學士,而兩以人言不拜,出知河中府。嘉祐4年(1051)卒,年58,贈尚書右丞。淑博習群書,詳練朝廷典故,而性傾側險陂。曾修〔國朝會要〕、〔三朝訓鑒圖〕等,著有〔書殿集〕等,俱已亡佚。
  李氏世代藏書,編有〔邯鄲書目〕(又名〔邯鄲圖書志〕)10卷,雖已亡佚,然各家書目偶見徵引。子德芻能守而不失,並編有〔邯鄲再集書目〕30卷。李淑於〔書目〕有自序,略云:抉私褚外內經,合道釋書畫。離十志、57類,總八目。有貳本者分貯旁格,書用二印,取朋篆所以記封國,詔世代。通計約1,836部,23,186卷。
  阮廷焯曾據〔晁志、陳錄〕等,輯得〔邯鄲書目〕遺文49則,見〔國立編譯館館刊〕12卷2期中「宋代藏書目考佚」一文,係以所徵引之書目為序。喬衍增則利用阮氏所輯,稍加增益,以李氏原目:經、史、子、集、道書諸志為次。編為「李淑邯鄲書目輯稿」,載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中華學苑〕第37期。
  李氏對圖書分類,在四部之外,增加藝術、道、書、畫四志,至其57類詳目,則不可待而詳。然既有藝術,又有書、畫二門;有道書而無釋典,其用意則不可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邯鄲書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