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碎家庭 - 教育百科
破 | |
碎 | |
家 | |
庭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Family Fragmentation |
作者: | 陳長益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家庭因父母之一長期生病、遠離、離婚、死亡等,而使原來完整的家人關係或生活型態遭到破壞,稱為破碎家庭。 破碎家庭這個名詞已經成為一個通稱的概念,用來形容任何一種單親家庭。該名詞顯然也已受到濫用。當人們談論到一個青少年犯的行為時,可能會說:「他來自一個破碎家庭。」而忽略了去探討這個孩子的鄰居、學校或者影響其一生的重要人物。當孩子在學校的成績低落時,可能會歸咎於孩子是來自破碎家庭,而未去檢討學校的教學方法或辦學理念。 由於急遽變遷的社會瀰漫個人主義與民主自由的意識,個人追求自我實現,當家庭被視為阻擋自我發展的阻礙時,就會產生糾紛及變化,而造成離異、夫妻分居。也可能因工作場所而分居,使原來完整的家庭組合破碎。我國及歐美各國離婚及分居的比率逐年提升。 而離婚率的逐年提高,使得單親家庭的數量隨之增多。不過,「破碎家庭」這個名詞令人產生不悅的感覺,於是「單親家庭」這個稱呼便取而代之。 大多數的單親家庭係以母親為家長,尤其是美加地區。一九八六年時,在美國的單親家庭中,以母親為首者占百分之八十七,以父親為首者僅占百分之十三。在加拿大的單親家庭中,以母親為首者占百分之八十二,以父親為首者僅占百分之十八。 單親家庭的數量在美加地區也是逐年提升。以美國為例,一九七○年時,單親家庭占所有家庭的百分之十三;到了一九八六年,單親家庭的比例已升高到百分之二十二。加拿大的情形則是由一九六六年的百分之八,升高到一九八六年的百分之十三。 在家庭收入部分,由於單親家庭的收入低於一般家庭,使得生活狀況變得貧窮,單親家庭中的母親或父親因而要面臨一連串的問題,諸如:生活水準低落、小孩子白天乏人照顧、感到沮喪、罪惡感、沒有安全感、面對前夫或前妻的問題,以及兒女的管教問題等。 單親家庭所要面對的不僅是過去的創傷或不愉快,尚且要面對當前的現實問題。以兒童來說,不但失去了父親或母親,如果因而搬了家,還要失去很多以前的朋友。兒童可能因而產生一些情緒上的問題,如憤怒、害怕未來等。單親家庭中的母親或父親,除了要面對經濟上的財務困境外,還有同時扮演母代父職或父代母職的壓力,因此,需要藉助於輔導性質的成長團體,來紓解生活中的壓力。 破碎家庭形成的原因、時間與性質,對兒童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1.分離:使兒童心理產生:(1)否認;(2)憤怒;(3)期待破鏡重圓;(4)沮喪;(5)怨恨,自暴自棄。 2.幼年失去母親比較嚴重,漸大時失去父親的影響較嚴重。若同時失去雙親,打擊更大。 為破碎家庭的服務如下: 1.公共政策方面:醫療保險、法津服務、社會福利津貼、職業訓練、就業輔導、托兒服務、寄養家庭。 2.福利機構方面:心理諮商輔導機構、自我成長團體、鄰里支持網絡。 3.家庭成員方面:單親方面盡早降低負面情緒、面對社會的態度、重新安排社交活動、舒解子女的情緒、與教師保持密切配合與聯繫,讓子女分擔家務。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破碎家庭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