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芭蕾舞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bā lěi wǔ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芭蕾舞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bā lěi wǔ |
解釋:
歐洲古典舞劇的統稱。芭蕾為英語ballet的音譯。起源於十五世紀義大利宮廷,為一種典雅帶有戲劇性的舞蹈。有一套完整的訓練方式,強調足尖舞蹈技巧,並以動作表現多種感情。舞者必須保持高度平衡及輕盈,展現高尚文雅的儀態。各國的芭蕾均有獨特風格,如美國芭蕾舞節奏明快、富活力,英國芭蕾舞典雅,俄國的芭蕾舞有力而華麗。芭蕾舞的主題初為具道德或政治意識的神話戲劇,十九世紀漸轉向逃避現實、追求異國情調。現今的芭蕾舞劇,多已非戲劇性的表演,僅是表現一段音樂或某一動作發展出來的舞蹈,強調心境與感受的表達,也反映生活緊張的壓迫感。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芭蕾舞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Ballet |
作者: | 劉美珠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西方藝術舞蹈以芭蕾最具代表性。一般人認為它是由盛行於十四、十五世紀的無言劇、假面舞等蛻變而來。在文藝復興的鼎盛時期,義大利宮廷盛行一種Balletti的舞蹈(類似今日的社交舞),傳到法國後,則演變成Ballet一字,而後在義大利的戲劇、音樂、舞蹈之綜合性演出下,產生了宮廷芭蕾(Ballet de Cont),風靡了法蘭西的宮廷,也逐漸成為歐洲典型的高貴娛樂。 在法王路易十四(Louis XIV 1638~1715)熱心的投入與推展下,宮廷芭蕾達到最鼎盛的藝術高峰。到十六世紀末,芭蕾舞劇產生了,在純為欣賞藝術的共識下,更多知名的藝術家投入聯合創作的行列,不但是芭蕾的起源,同時亦是法國歌劇的源頭。發展至今,其耳熟能詳的代表作品有:牧神的午後、火鳥、胡桃鉗、天鵝湖、玫瑰花魂、柯碧麗亞、吉賽兒、睡美人、仙女、茶花女等著名的芭蕾舞劇,皆是百看不厭的經典之作。 芭蕾在唯美、著重欣賞表演的前提下,舞時姿態相當講究,四肢的動作跟身體的輪廓時時組成優美和諧的線條,即使在技巧難度很高的情況下,舞者都要能保持從容不迫、神態自若的氣質。再者,路易十四時代,公侯伯爵們都愛穿寬大的桶型長皮靴,走起路來腳尖朝外,而這種兩腳自大腿到腳跟都必須向外開展(turn out)的姿態,則演變為古典芭蕾訓練時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成功芭蕾舞者必備的體態。另外,當舞者們對地心引力抗爭,向上飛躍展現技巧,而女舞者墊立於腳尖上舞動的同時,技巧的難度與規格更加嚴謹了,因此呈現出輕巧、浪漫、柔美的線條,是芭蕾最大的特色之一。 時至今日,芭蕾動作的術語仍採用法文,是世界通用的舞蹈語言。在歷史思潮的變革及創新動作形式的衝擊下,芭蕾舞的風格亦有了古典芭蕾、浪漫派芭蕾及現代芭蕾等流派之分。無論如何,它是舞蹈、戲劇、詩、繪畫、雕塑、設計和音樂的完美組合,透過動作、表情的唯美呈現與自然流露,給予觀眾聲色的訓練和美的欣賞,因此在舞臺表演藝術中,它永遠受多數觀眾的喜愛。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芭蕾舞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