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反學校隔離(美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chool Desegregation (USA)
作者: 張建成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反學校隔離」又稱黑白合校,是美國公立中小學校自一九五○年代中期以來,針對種族歧視與隔離的問題,所採取的一種教育機會均等措施;要求學校人口的種族結構,必須符應社區人口的種族構成比例。一方面在入學型態上,規定不同種族的學生,特別指黑人與白人,可以進入相同的學校接受教育,不得將他們隔離,分在純黑人或純白人的單一種族學校及教室上課。另方面更要在黑白合流的基礎上,採取有效的步驟,減少黑白學生的學業差距,改善弱勢族群學生的不利地位,開展積極且富建設性的族群關係。
  這樣的作法,是因為過去美國的種族歧視問題非常嚴重,白人自許品種優秀,認為黑人天生低劣,沒有學習的能力,是一種低等人種。若與黑人共處,有辱白人尊嚴,因而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正式或非正式地設下多重限制,將黑人隔離出去,剝奪他們的權益。教育方面亦是如此,白人有白人學校,黑人有黑人學校,同年齡的學生,種族、膚色不同,便須隔離施教;且黑人學校通常資源不足,師資素質低落,教育隔離無異令其難以翻身,永遠停留在社會底層。
  綜觀美國的反學校隔離運動,始在一九五○年代中期,盛於一九六○年代後期及一九七○年代,至一九八○年代中期以降,漸趨平緩。前期之興盛,主要是拜法律行動所賜。如一九五四年,美國最高法院作出首宗「種族隔離就是不平等」的判例;一九六四年,〔民權法案〕(Civil Rights Act)通過,強調不再容忍任何推延的作法,要求各州積極執行反學校隔離的計畫。至於其後的轉折以及某些地區的「再隔離」現象,則顯示徒法不足以自行,長久以來深植人心的種族歧視與偏見,不是那麼容易就可完全消弭的。事實指出,這項立意良好的措施,在美國由南往北推展的過程中,各地反應並不一致,有些地方大表歡迎,有些地方卻頻遭阻力,甚至某些地方不但白人反對,黑人也不贊成。其中社區的態度、學校的支持、大黃色校車接送計畫的準備等,都是影響成敗的因素。
  許多反對黑白合校的行動中,「白人遷移」現象特別引人注目。由於白人本來就是種族歧視的來源,其根深蒂固的歧視心理,如果在形式上抵不住法院的判決或法案的規範,只好付諸實際的行動,逃避種族統合;於是遷離黑人聚集的大型或中型都市,搬往郊區,將城市尤其是市中心留給黑人或其他少數民族。白人搬出城市的趨勢,使得市區學校的白人入學人數,在實施反隔離制度之前,就開始下降,實際實施時更大幅下降,造成市區學校「種族再隔離」的結果。如果中產階級的市區黑人及其他少數民族,在往後的日子裡也遷往郊區,以逃避市中心區的各種問題時,前已搬到這些地區的白人,會再度外移,當地學校的白人入學率跟著下降,又形成新的隔離學校。
  一九五○年代中期以來的反隔離運動的成果,據四十年來的研究結果指出:第一,使學校隔離對黑人的閱讀知能,具有正面的影響,但效果不是很大,也不是任何情況都會發生;黑人的數學知能,則通常未受影響。有些研究論及提高學業成就的條件,包括學生之間沒有種族敵意、社區沒有種族衝突、教師及行政人員了解並接受少數民族學生、學校及班級都要反隔離、沒有嚴格的能力分組、班上多數學生來自中上階層等;第二,反隔離學校中的黑人學生,接受教育的年限較長、上大學的較多、也較能找到好的職業、掙較多的錢。雖然這些良好影響的統計考驗效果,不是很強,但對學生個人及整個社會仍有重要的意義,有助於打破種族隔離與孤立的世代循環;第三,反學校隔離對黑人或其他少數民族學生的自信、自重感等,並無顯著而一致的影響,而且這方面的研究自一九七○年代中期以來,已不太受人重視;第四,反學校隔離對於族群關係的影響,由於所涉事項太過複雜,包括種族與社經地位的交織、態度與行為的糾結、族群之間與族群之內的夾纏、短期效果與長期效果的雜揉等等,以致這方面的研究結論,亦不明確;有待未來的研究做進一步的澄清。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反學校隔離(美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