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題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ㄜˊㄖㄨˊ:「ㄨㄣˊㄕㄣㄉㄧㄠㄊㄧˊ」。
  2. ㄅㄧㄠㄕˋㄒㄧㄝˇㄗㄞˋㄕㄤˋㄇㄧㄢˋㄖㄨˊ:「ㄊㄧˊㄗˋ」、「ㄊㄧˊㄓˋ」、「ㄊㄧˊㄇㄧㄥˊ」、「ㄊㄧˊ」。
  3. ㄍㄜㄨㄣˊㄓㄤㄧㄢˇㄐㄧㄤˇㄉㄥˇㄙㄨㄛˇㄅㄧㄠㄌㄧˋ˙ㄉㄜㄇㄧㄥˊㄇㄨˋㄖㄨˊ:「ㄨㄣˊㄊㄧˊ」、「ㄊㄧˊ」、「ㄅㄧㄠㄊㄧˊ」。
  4. ㄎㄠˇㄕˋㄕˊㄧㄠㄑㄧㄡˊㄐㄧㄝˇㄉㄚˊ˙ㄉㄜㄊㄧㄠˊㄇㄨˋㄖㄨˊ:「ㄕˋㄊㄧˊ」、「ㄎㄠˇㄊㄧˊ」、「ㄒㄩㄢˇㄗㄜˊㄊㄧˊ」、「ㄨㄣˋㄉㄚˊㄊㄧˊ」。
  5. ㄆㄧㄥˊㄌㄨㄣˋㄖㄨˊ:「ㄆㄧㄣˇㄊㄧˊ」、「ㄊㄧˊㄆㄧㄥˊ」。
  6. ㄊㄧˊㄇㄨˋ:①ㄓˇㄕˋㄊㄧˊㄖㄨˊ:「ㄓㄜˋㄘˋㄎㄠˇㄕˋㄊㄧˊㄇㄨˋㄎㄨㄣˋㄋㄢˊ˙ㄇㄚ?」②ㄓˇㄍㄜㄨㄣˊㄓㄤ˙ㄉㄜㄇㄧㄥˊㄇㄨˋㄖㄨˊ: 「ㄓㄜˋㄕㄡˇ˙ㄉㄜㄊㄧˊㄇㄨˋㄕˋㄕㄣˊ˙ㄇㄜ?」
  7. ㄌㄧㄤˋㄘˊ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ㄊㄧˊㄇㄨˋ˙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ㄕˊㄊㄧˊㄨㄣˋㄉㄚˊㄊㄧˊ」、「ㄌㄧㄤˇㄊㄧˊㄕㄣㄌㄨㄣˋㄊㄧ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題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詩、文、演講等內容的標目。
    【例】標題、詩題、講題
  2. 考試時要求解答的問題。
    【例】試題、選擇題、問答題
  3. 簽署、寫在上面。
    【例】題名、題詩、題字
  4. 評論。
    【例】品題、題評
  5. 量詞。計算題目的單位。
    【例】十題問答題、兩題申論題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額頭。《說文解字.頁部》:「題,額也。」《韓非子.解老》:「弟子曰:『是黑牛也,而白在其題。』」
2.詩文、演講或一件事情所標立的一項名目。如:「標題」、「詩題」、「文題」。
3.考試時要求解答的問題。如:「選擇題」、「試題」、「問答題」。
4.量詞。計算題目的單位。如:「十題問答題」、「兩題申論題」。
[動]
1.簽署、寫在上面。如:「題名」、「題詩」、「題字」。
2.述說。同「提」。元.張國賓《薛仁貴》第一折:「諸葛亮鋤田鉋地,劉先生織席編履,那等的人題他做甚麼?」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ê/tuê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問題、題目。
  2. [[動] ] 簽署、寫上名字或句子。
  3. [[動] ] 募款時讓人自由填寫願意捐出的錢數。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額頭。《說文解字.頁部》:「題,額也。」《管子.小匡》:「雕題,黑齒,荊夷之國。」《韓非子.解老》:「弟子曰:『是黑牛也,而白在其題。』」

2. 一事物所標立之名目。如:「詩題」、「文題」。《廣韻.平聲.齊韻》:「題,書題。」《南齊書.卷二.高帝本紀下》:「若標題猶存,姓字可識,可即運載,致還本鄉。」元.周密《齊東野語.卷六.紹興御府書畫式》:「裝褾裁製,各有尺度,印識標題,具有成式。」

3. 考試時要求解答之問題。如:「選擇題」、「試題」、「問答題」。《新唐書.卷四四.選舉志上》:「文宗從內出題以試進士,謂侍臣曰:『吾患文格浮薄,昨自出題,所試差勝。』」明.李東陽《麓堂詩話》:「元季國初,東南人士重詩社,每一有力者為主,聘詩人為考官,隔歲封題于諸郡之能詩者。」

4. 簽署、寫在上面。如:「題名」、「題字」。《集韻.平聲.齊韻》:「題,一曰署也。」唐.孟浩然〈秋燈張明府海亭〉詩:「染翰聊題壁,傾壺一解顏。」唐.白居易〈與元微之書〉:「信手把筆,隨意亂書,封題之時,不覺欲曙。」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一.崔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5. 述說。同「提」。元.張國賓《薛仁貴》第一折:「諸葛亮鋤田鉋地,劉先生織席編履,那等的人題他做甚麼?」《三國演義》第一三回:「玄德自去埋怨張飛不題。」《文明小史》第二四回:「一行人找到了華甫母舅的公館裡來,暫時住下不題。」

6. 量詞。計算題目之單位。如:「十題問答題」、「兩題申論題」。《紅樓夢》第七八回:「我說他立意不同!每一題到手,必先度其體格宜與不宜,這便是老手妙法。」

注音: ㄊㄧ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題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