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頌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xiāng sòng |
解釋:
法國的大眾歌謠。為法語chanson的音譯。其義為「歌」,指十二、十三世紀以後的樂曲。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香頌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Chanson |
作者: | 李小華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樂曲類名。一、法文,意為歌曲。從中世紀開始許多與詩及音樂有關的聲樂曲都稱為香頌,包括中世紀的敘事詩、南方和北方遊唱樂人的歌曲、世俗的複音歌曲、和十四至十六世紀的詩、十六∼十七世紀的宮廷反覆歌(Air de Cour)、十七∼十八世紀的布朗列特(Brunette)及十六∼十九世紀的諷刺歌(Vaudeville)。另外十九∼二十世紀的獨唱曲(Mélodie),及各時期的流行曲、民謠都可稱為香頌。二、十四至十六世紀的世俗複音樂曲。另外還有一種更狹義的解釋是指十五世紀晚期至十六世紀不屬於正規定格形式(Forms Fixes)的歌曲,即輪旋曲式(Roundeau)、三節敘事詩式(Ballade)和詩歌式(Virelai)。馬肖(Gullaume de Machaut, ca. 1300-1377)是十四世紀最重的香頌作曲家,他以三節聯韻敘事詩為基礎,分三聲部,只有最高聲部的主唱旋律有歌詞,其他兩個低音部稱為Tenor和Contratenor沒有歌詞,可能為樂器伴奏之用。這些香頌內容多以描述宮中的愛情故事為主,其作品極為細緻且抒情。繼馬肖之後在法國南部阿維儂(Avignon)和西班牙北部的宮廷香頌有更多樣的主題內容,其中包括刻劃人物個性或歷史典故,還有重複詩歌(Virelai)。音樂除人聲外,還有鳥叫及其他日常生活之聲音的模倣;那時的歌曲節奏比馬肖的香頌更為複雜;包括切分音、不協和音和交叉拍子。十五世紀初期輪旋曲成為香頌的基礎。當時最傑出的香頌作曲家都在法國北部和荷蘭、比利時一帶,包括「布根第樂派」代表人杜飛(Guillaume Duffay, ca. 1400-1474)和班舒瓦(Gilles Binchois, ca. 1400-1460)。他們的香頌都採用輪旋曲,用三聲部對位形式進行,講究音樂的協和,歌曲內容除了宮中愛情故事外,還有不同的詩文。杜飛曾居住義大利,他的香頌也流傳至義大利,有些香頌曲是在義大利出版。到十五世紀末期,香頌的形式開始轉變,比利時的德普瑞(Josquin Des Préz. Ca. 1450-1521)、荷蘭的歐布瑞赫特(Jakob Obrecht, ca. 1450-1505)、德國的衣扎克(Heinrich Isaac, ca. 1450-1517)和法國的布魯麥爾(Antoine Brumel, ca. 1460-1515)等應用反覆形式(Strophic Form)來處理歌詞,並以三部、四部或更多聲部的卡農模倣對位為基礎。這種卡農式的香頌一直通行到十六世紀中期。在這同時,巴黎及其附近地區的作曲家發展及出版了另一種香頌,稱為「巴黎香頌」。代表作曲家為舍爾米西(Claudin de Sermisy, ca. 1490-1562)。這些香頌以主音音樂為基礎採用十音節四行詩,並配合詩的押韻造成簡單反覆形式,詩人馬樂特(Clément Marot)的詩,混合宮廷及民間發生的事件,對巴黎香頌的影響也很大。另一位作曲家傑瑞昆(Clément Janequin, ca. 1485-1558),他的香頌題材還包含幽默的故事、戰爭的描述、鳥聲模倣及各種不同的聲音表現。由於巴黎香頌的作曲家不一定只限於巴黎,所以也稱為「荷蘭香頌」。十六世紀後半葉是主音音樂香頌的黃金期,並從香頌發展出諷刺歌(Vaudeville/Voix de vill)及反覆歌(Air de Cour);這些樂曲都成為當時法國世俗歌曲之規範。 |
|
參照: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康謳主編《大陸音樂辭典》民國六十九年。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香頌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基本資料
英文: | Chanson |
作者: | 羅基敏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香頌泛指所有以法文寫成的歌曲;可能是中古時期騎士文學的作品,亦可能是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的宮廷歌曲,更可能是十七、十八、十九世紀街頭巷尾傳唱的俚歌。十九、二十世紀的法國藝術歌曲,甚至民謠、流行歌曲,亦會使用這個字。 在歐洲音樂史上,香頌的全盛時期則在十五、十六世紀的文藝復興時代;此時的香頌係指所有非宗教的、以法文歌詞寫成的複音音樂歌曲。此時代的作曲家,不分國籍、地區均有為數甚多的香頌作品傳世。進入十七世紀,「香頌」不再僅止於法國藝術歌曲,至今此字經常用來指以法文的各種歌曲,包含流行歌曲在內。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香頌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