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響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xiǎ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響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xiǎng |
解釋:
[名] 1.回聲。《淮南子.主術》:「天下從之,如響之應聲。」唐.李白〈聽蜀僧濬彈琴〉詩:「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鐘。」 2.聲音。如:「聲響」、「不同凡響」。唐.駱賓王〈在獄詠蟬〉詩:「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3.音訊、訊息。《三國志.卷三三.蜀書.後主禪傳》「艾得書,大喜,即報書」句下裴松之注引《蜀記》:「銜命來征,思聞嘉響。」 4.量詞。計算發聲的單位。如:「鐘敲了幾響?」、「外國元首來訪,鳴放禮炮二十一響。」 [動] 發出聲音。如:「不聲不響」。《文選.陸機.赴洛道中作詩》:「頓轡倚嵩巖,側聽悲風響。」南朝梁.吳均〈與顧章書〉:「蟬吟鶴唳,水響猿啼。」 [形] 1.能發出聲音的。如:「響箭」、「響板」。 2.聲音宏亮。如:「鞭炮放得真響。」、「他口哨吹得很響。」 3.有名、名氣大的。如:「名字很響」、「響噹噹的人物。」 4.有影響力的。如:「他話說得很響。」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響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音讀: |
hiáng
|
解釋:
|
|
音讀: |
hióng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響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1. 聲音。如:「不同凡響」。《說文解字.音部》:「響,聲也。」唐.駱賓王〈在獄詠蟬〉詩:「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三國演義》第七回:「義軍見嚴綱兵來,都伏而不動;直到來得至近,一聲砲響,八百弓弩手一齊俱發。」 2. 回聲。《玉篇.音部》:「響,應聲也。」《淮南子.主術》:「天下從之,如響之應聲。」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唐.王維〈過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詩:「催客聞山響,歸房逐水流。」唐.李白〈聽蜀僧濬彈琴〉詩:「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鐘。」 3. 音訊、訊息。《三國志.卷三三.蜀書.後主禪傳》:「艾得書,大喜,即報書。」裴松之注引《蜀記》:「銜命來征,思聞嘉響。」 4. 發出聲音。如:「不聲不響」。晉.陸機〈赴洛道中作〉詩二首之二:「頓轡倚嵩巖,側聽悲風響。」南朝梁.吳均〈與顧章書〉:「蟬吟鶴唳,水響猿啼。」《文明小史》第四三回:「誰知胡道臺見了這許多人,早把他嚇呆了。楞了半天,一聲不響。」 5. 能發出聲音者。如:「響板」。《西遊記》第一二回:「吩咐住了音樂響器。下了車輦,引著多官,拜佛拈香。」《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響箭過處,就有無數騎馬的從林子裡奔出來。」 6. 聲音宏亮。如:「鞭炮放得真響。」、「他口哨吹得很響。」《初刻拍案驚奇》卷五:「有禮度熟閑,儀容出眾,聲音響亮的,眾人就推舉他做了。」《儒林外史》第三八回:「任你堅冰凍厚幾尺,一聲響亮,叫他登時粉碎。」 7. 有名、名氣大。如:「名字很響」、「響噹噹的人物。」《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仁大典方六房裡,都是我們五門四關廂裡錚錚響的鄉紳。」 8. 有影響力。如:「他話說得很響。」 9. 量詞。計算發聲次數之單位。如:「鐘敲了幾響?」、「外國元首來訪,鳴放禮炮二十一響。」《鏡花緣》第六六回:「婉如道:『接連又是三響,到了三十三天了。還有十二砲,俺的菩薩,你快快放罷!』」 |
|
注音: | ㄒㄧㄤˇ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響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