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觀點轉換理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heory of Perspective Transformation
作者: 黃富順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觀點轉換理論係以意識改變的過程來解釋成人學習的一種理論架構。由美國學者馬濟洛(J. Mezirow)於一九七八年提出,其後並多次為文或出版專著來闡揚此理念,並應用在實際的教育活動中。此理論受到德國哲學家哈伯瑪斯(J. Habermas)的批判詮釋學(Critical Hermeneutics)的相當影響。
  馬濟洛將認知興趣區分為三類,即:(1)技術的或工具的:與任務有關,側重在工作方面;(2)實用的或對話的:包括互動和人際的了解;(3)解放的:經由自我反思獲得知識。最近馬濟洛更將此三領域減為練習的與解放的兩類,將技術的學習歸併於解放學習的類別中,因解放的學習現已應用在技術的領域上。解放的學習,可視為觀點轉換。「觀點轉換」即是對於人所具有的心理、文化假設架構,作批判住了解的過程,檢視其如何及為何限制人對世界的知覺、了解和感覺,進而重行建構這些架構,以便產生更具包容性、區別性、擴散性和統整性的觀點,俾能有所決定而獲致新的了解。更具包容性、區別性、擴散性和統整性的觀點是較上層的觀點,如果成人能對經驗的意義作較佳的了解,就可達到此種高層次的觀點。批判性的思考,可以讓個人更加了解生活中許多事務的原因,尤其是對個人所扮演的角色和關係。批判性思考是成人學習的最重要特性。成人的學習不僅是要增進新知,而且要將已學習的知識作轉換以獲得新的觀點,而獲得解放。此種學習的最後結果就是對控制個人的規則、角色、傳統、社會期望等的文化假設更加了解。
  觀點轉換係透過下列十種過程來達成,即:(1)面臨一種困境,舊有的反應方式無效;(2)進行自我檢視;(3)個體內部對角色和假設進行重估,及從傳統社會期望中疏離;(4)把個人的不滿和別人或大眾的類似經驗相連結;(5)尋求選擇新的行為方式;(6)在新角色中建立能力和自信;(7)計畫行動的過程;(8)得到知識或技巧以實現計畫;(9)致力嘗試新的角色並評估回饋;(10)站在新觀點的基礎上,對社會進行統整。
  一旦轉換發生,個人不會再回到原來的觀點。由於個人不斷的對過去的假定和架構進行重組,利用一次次觀點的轉變來詮釋現象,故越來越成熟,越能應用智慧,更能從更高的觀點來說明事務,處理事務。馬濟洛認為成人教育者有責任幫助學習者對原有的行為架構和命題作明確的、詳細的分析說明並採取行動,認為這是成人教育很重要的任務。
  轉換理論直接探討學習的過程,並認為是成人學習所獨有的。在一九九○年馬氏所著專書〔促進成年期的批判性思考:對轉換性和解放性教育的指引〕(Fostering Critical Reflection in Adulthood: A Guide to Transformative and Emancipatory Education)中,並提出激發批判性省思的課程方案和提供幫助成人進行批判性思考的實用方法,使其理論得以在實務中應用,這些均為其理論的優點所在。但此理論提出後,曾受到很多的批評。例如學者潘榮(L.E. Penyong)就認為馬濟洛的理論用處有限,並認為要對成人學習作更綜合性的了解,應該採孔恩(Thomas Kuhn)的典範轉換概念(notion of paradigm transition)。克拉克(M.C. Clark)和威爾遜(A.L. Wilson)認為馬濟洛的觀點,僅是當前美國社會強勢文化的價值觀(中等階級、男性的、白人的價值觀)的一種反映,因為他對個人具有自主性觀點未作批判,顯見他本身具有這種強勢文化的價值觀。適用於某些社會文化環境的觀點未必適合於其他社會文化環境。柯拉德(S. Collard)和羅夫(M. Law)則批判馬濟洛沒有注意到社會情境的改變,而將轉換視為自然的結果。哈德(M. Hart)則批評馬濟洛對於當前社會、經濟、政治的現況未作直接的批判,而只想從被「扭曲的觀點」透過轉換的過程來改正,是過於理想主義。事實上,當前的社經、政治現況與個人的被「扭曲的觀點」是密切相關的。馬濟洛的理論受到如此眾多的批評與回響,也可以證明其理論已受到成人教育界廣泛的重視與注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觀點轉換理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