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匣式錄音帶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atridge Audiotape
作者: 關尚仁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匣式錄音帶(catridge audiotape)是專供作匣式錄(放)音機錄(放)音使用的磁帶。從另一個角度來解釋,把錄(放)音專用的磁帶盤捲在像厚片土司大小的塑膠匣子內,就是匣式錄音帶。
  盤捲在匣子內的磁帶,與盤式錄音磁帶十分相近,有1 1/2密爾(mils)的厚度,寬度則是1/4吋,在匣盒內兩頭相接,形成一種持續的循環,來滿足製作或放音上重覆使用的需求。就發展過程來看,匣式錄音系統是從盤式錄音系統中研發衍生,主要是要藉助匣式盒裝及循環磁帶,來簡化與加快諸如裝帶(threading)、錄音、放音的過程,尤其對於簡短的節目內容(諸如廣告、橋樂、音效、臺歌等),其錄音與放音的過程,因此變得更為簡便。
  匣式錄音帶會盛行的原因,除前述的優點外,因為使用1/4吋寬的磁帶,可以容納較多的電波磁化信號,音質效果就比較好,搭配上匣式機每秒鐘7 1/2英吋(ips)或每秒鐘15英吋(ips)的速度,也可以作多音路多音軌的錄音(multi-channel and multi-track)。更重要的是,匣式錄音機在錄音磁頭(record head)每次與磁頭接觸,即進行錄音任務之初,會自動先錄上一個「提示信號」(cue tone),形成一個提示錄音內容的開始記號,這種高頻率的提示信號只有機器能辨識,因此未來在放音時,放音磁頭(play head)會自動搜尋這個訊號,找到後就自動暫停(pause),成為待命狀況,只要一壓放音鍵(play button),絕對是在指定的片段的起頭點(beginning point)。換句話說,用一捲匣式錄音帶來錄下四段廣告,在播放完其中任何一段,錄音機會自動尋找下一段的「提示信號」,然後暫停待命;即使在快速前捲(fast foward)時,也會在找到這個訊號後,進入暫停待命狀況。這種特殊的準確定位功能,使得匣式錄音系統受到廣播及廣告製作專業的歡迎;而在卡拉OK發展的初期,匣式帶因為能作逐曲搜尋,所以也一度暢銷。
  經過美國國家廣播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roadcasters, NAB)的規格化措施,匣式錄音帶按匣子大小與磁帶長度分為A,AA,B,與C等四種等級,A與AA級容納20秒到10分鐘30秒長的磁帶,是最常使用的;B級的匣子比較厚大些,可以容納長達20分鐘的磁帶;至於C級更可以容納高達40分鐘的磁帶,匣子就必須更大更厚。
  在廣播電臺走向自動化播音的服務時,匣式帶因為自動定位的優點,可與電腦連線;數十架匣式機連在一起,由電腦驅動,在指定的時間內,播放廣告、臺歌、公共服務宣導、臺呼等。放完後不需人工倒帶或定位,錄音機會自行找到提示信號,迅速定位待命,節省人力、精確可靠,並可一再重覆使用,充分發揮功能。
  匣式錄音磁帶有盤式或卡式錄音磁帶沒有的優點,完全是為專業使用而設計,數十年來受到重視與使用普遍;近年來因為數位錄音技術已使這些特性可以使用在其他形式的錄音系統上,因而匣式錄音系統及匣式錄音帶也逐漸沒落。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匣式錄音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Audiocartridge
作者: 陳雪華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匣式錄音帶是一種以磁性錄音的錄音帶。有一塑膠外殼包住磁帶,其尺寸為6吋乘4又3/4吋。帶速為每秒走3又1/4吋,帶寬為1/4吋。帶子繞成單軸迴路,可持續播放。
  匣式錄音帶的優點如下:(1)有塑膠外殼,便於拿取;(2)由於將帶子繞成單軸迴路,可持續播放;(3)不需要捲帶;(4)由於速度較快帶子較寬,傳真度較卡式錄音帶為佳。
  匣式錄帶的缺點如下:(1)純粹是放音媒體,使用者不能用它來製作自己的錄音資料;(2)設計上不允許快轉或迴帶;(3)無法檢索資料;(4)音軌窄,磁頭很難對準。
  近年來,由於其音軌窄,無法自行錄音,硬體不普及等諸多因素,匣式錄音帶已逐漸被卡式錄音帶淘汰。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匣式錄音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