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志氣 - 教育百科
ˋ
ˋ
zhì qì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ì qì
解釋:
  1. 奮發、上進的決心與勇氣。
    【例】他從小就很有志氣,一心要做個懸壺濟世的醫生。
  2. 骨氣、節操。
    【例】他雖窮居陋巷,卻很有志氣,從不向人搖尾乞憐。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志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ì qì
解釋:
1.上進的決心與勇氣。《禮記.孔子閒居》:「志氣塞乎天地。」《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曉得沒甚長筵廣席,要做好官也沒幹,都把那志氣灰了。」
2.骨氣、節操。如:「他雖窮居陋巷,卻很有志氣,從不向人搖尾乞憐。」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志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陳雪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志氣,見於〔孟子‧公孫丑上〕,記載孟子與弟子公孫丑的對話。公孫丑問:「敢問夫子之動心,與告子之不動心,可得聞與?」孟子回答:「告子曰:『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得於心,勿求於氣。』不得於心,勿求於氣,可;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可。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公孫丑覺得孟子的話前後矛盾,所以又問:「既曰:『志至焉,氣次焉。』又曰;『持其志,無暴其氣』者,何也?」孟子說:「志壹則動氣,氣壹則動志也。今夫蹶者趨者,是氣也,而反動其心。」公孫丑問:「敢問夫子惡乎長?」孟子說:「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在這段話之前,公孫丑問到孟子能否位居高官、承擔重任而絲毫不動心?孟子說他四十歲就不動心了,還說其實要做到不動心並不難,舉出告子比他更早就不動心的事實。於是公孫丑就請教孟子和告子對於「不動心」的看法有何差別?孟子回答:「告子認為一個人所說的話,如果於理不通,就應該捨棄他的話,不必再費心思考他存心的好壞;反之,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如果心有所不安,就要極力克制心念,而不要求助於意氣的作用。」孟子認為告子的說法不盡完善,因為這樣做雖然可以不動心,卻未免有些意氣用事,對於那些行於心有所不安的,要極力克制,不要牽動出氣的作用,這倒還說得過去;但是如果一聽見別人的話不合情理,不問存心好壞就一律抹煞,那就辜負對方的好心,是行不通的。
  孟子進而闡釋,人心念的趨向是「志」,充滿形體的叫做「氣」。志如統帥,朝向那裡,如徒卒般的氣就跟到那裡,換句話說,志是引導氣的,氣是隨從志而動的,所以氣隨著志而變化。
  當「志」專一不貳、堅定明確的時候,「氣」一定隨著它,那麼人生會往正軌中運行;反之,如果 「志」無定向,「氣」就會顛倒錯亂,反回來又牽動擾亂「志」,將使人的行為脫軌失節,失去原來應有的法度與規矩。所以必須時時把持住志,才能讓氣處在平順的狀態,也是「不動心」的要訣。
  因為「志」是心之所向的,我國儒家向來主張志之確立,可以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方向,所以教人先立志,孔子更要人「志於道」、「志於仁」,可見「立志」能導引人生走向正確的方向。通常將志氣二字連用,可以解釋為志向,也可解釋為志向氣節,後一個解釋,和孟子所說的志氣本意相合,只是氣節又引申出道德涵義。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志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志氣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志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ì-khì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志節、氣概。
    例如:少年人愛較有志氣咧。Siàu-liân-lâng ài khah ū tsì-khì--leh. (年輕人要有志氣一點。)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志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志氣 相關客家語 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