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永樂大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王珠美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永樂大典]為明成祖永樂年間編纂的一部大型類書。由翰林學士解縉主持纂修,始編於永樂元年(1403),初成於永樂2年(1404),原名[文獻大成]。但明成祖以其「所纂尚多未備」,下令重新纂修,於永樂6年(1408)全書告成。該書正文22,877卷,凡例與目錄60卷,裝訂成11,095冊,共約370,000,000字,參與編校、圈點者2,000餘人。由於明成祖曾有「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志、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類聚成冊及「毋厭浩繁」之指示,故該書內容極其豐富,採集古今圖書達七、八千種之多。
  [永樂大典]的編纂方法是依明[洪武正韻]的韻目,按韻分單字,在每一單字下,先注[洪武正韻]的音義,次錄各韻書、字書的反切與解說,並列該字的楷、篆、隸、草各種書體,然後分類彙集與該字有關的天文、地理、人事、名物以及詩文詞曲等各項記載。單字注解中的書名和作者,另以紅字書寫,極為醒目。對於名物器具、山川地形等皆繪有圖形,所繪之圖精麗工致,是古代書籍插圖中的佳品。 
  [永樂大典]原在南京纂修,明成祖遷都後,移藏北京文樓。明嘉靖年間禁中失火,幾被焚毀,明世宗遂詔閣臣依原式抄錄一部為副本,先藏皇史宬,雍正年間又改藏於翰林院的敬一亭。世稱重錄本為嘉靖鈔本或副本;永樂間修纂本為永樂鈔本或正本。
  [永樂大典]雖有正副2部,卻未能完整地流傳後世。正本何時亡佚,史籍未有明確記載,一般推測是毀於明清變動之際。至於副本,在乾隆年間開四庫全書館時,曾對其進行清查,發現已缺1,000冊。而[四庫全書]修纂完畢後,館臣多視[永樂大典]為「精華採盡,糟粕可捐」之物,未能妥善保管,尤其是道光以後,更被束之高閣,蛛網塵封,蟲咬鼠嚙,無人過問,一些官員更趁機偷竊,大典便逐漸流散。清末外人入侵,先毀於英法聯軍之役(1860年),再毀於八國聯軍之役(1900年),所剩無幾。後經北京中華書局多方蒐羅,於1959年影印730卷出版;臺灣世界書局則又加上從國外徵集的一部分複製品,於1962年影印865卷問世。
  [永樂大典]在文獻上的價值主要是輯佚和校勘兩方面:由於它所徵引的各項材料,元代以前的祕冊原書多整部、整篇、整段抄錄,一字不改。清乾隆年間編[四庫全書]時,即從其中輯出佚書385種,許多亡佚已久的祕籍,全賴[永樂大典]得以保存;而[永樂大典]所徵引的書籍,都是根據明代南京文淵閣所藏的宋、金、元精本摹寫,與現存通行本相校勘,[永樂大典]文從字順,可訂正今本文字訛誤,可惜現存殘帙不及全書4%,但吉光片羽,亦彌足珍貴。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永樂大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