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非十二子篇]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楊洲松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非十二子篇]為[荀子]書中的一篇;荀子在本文中批評了當時流行的各家學術思想,列舉當時流行之十二子學說加以駁斥,是一篇研究先秦思想極為重要的文獻。
  荀子處於周、秦之際,見到王綱廢弛、人倫頹喪,仁義失而暴亂興,因而想要振衰起敝、重整倫常。他認為「禮」是個人與社會行為的最高準則,若使君臣父子,都能以禮相繫,罪亂就無由興作。因而荀子指出:「隆禮」是重整綱常最為重要的基本工作,其他一切不合乎「禮」的要求,都是邪說暴行,必須加以摒棄。故對當時流行的各種學說,荀子都有批評。
  荀子批評它囂與魏牟:「縱情性,安恣睢,禽獸行,不足以合文通治。」於陳仲、史鰌,則說是:「忍情性,谿別跂,苟以分異人為高,不足以合大眾,明大分。」於墨翟、宋鈃,則認為:「不知壹天下建國家之權稱,上功用,大儉約,而慢差等,曾不足以容辨異,懸君臣。」於慎到、田駢,則說:「尚法而無法,下脩而好作,上則取聽於上,下則取從於俗,終日言成文典,反糾察之,則倜然無所歸宿,不可以經國定分。」於惠施、鄧析,則是:「不法先王,不是禮儀,而好治怪說,玩琦辭,其察而不惠,辯而無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為治綱紀。」對於子思與孟子,則說:「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猶然材劇志大,聞見雜博,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甚僻避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案飾其辭而祇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軻和之,世俗之溝猶瞀儒,讙讙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傳之,以為仲尼、子游為茲厚於後世,是則子思、孟軻之罪也。」
  荀子於本篇中批評諸子,都僅指陳其短處,而不略述其所長,未免過於主觀而失之偏頗;亦有人以[韓詩外傳]所引之[非十二子篇],止云十子,而無子思與孟子,因而認為是荀子之徒韓非、李斯等,假託師言,以毀先賢,故其意見不足採信。但此文對先秦各家思想的評述,仍是研究先秦諸子相當重要的史料。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非十二子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