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學荃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北京圖書館編,1987年書目文獻出版社出版。全書5冊,正文3,119頁,索引475頁,共計3,594頁。
  該書目所收,係該館自1910年建館至1986年70多年間陸續入藏的漢文古籍善本。
  該館善本古籍的來源有3:
  (一)政府撥交:籌建之初,清政府即將內閣大庫、翰林院、國子監南學等處的宋元刻本[永樂大典]等舊藏撥歸京師圖書館(該館初名),這是館藏善本的基礎。
  (二)廣泛採購:由於上級重視與支持,所獲頗多。例如1965年,各方共同努力,阻止了香港一藏書家的一大批珍本流散國外,不惜重金,收歸國有。
  (三)各界轉讓與捐贈:先後有霍濟蒼昆仲、周叔弢、翁之熹、傅增湘、趙元方、鄭振鋒等一大批著名藏書家本人或其後人將其珍藏幾世或多年的古籍慨然歸公。其中周叔弢捐獻宋元明刻本和抄本、校本的精品715種、2,672冊。鄭振鐸家屬所指的100,000冊古書中的戲曲小說等文學作品,充實該館這類書的品種。
  北京圖書館現有善本書藏除去敦煌遺書、[趙城金藏]、文津閣[四庫全書]等專藏不計,各代刻本、寫本、抄本約300,000冊,其中宋、金、元刻本有1,400餘部。不僅數量多、質量也高,有不少罕見本和海內孤本。這裡略舉數例,如宋紹興9年(1139)臨安府刻本[漢官儀]、宋端平刻本[楚辭集注]、宋淳熙龍舒郡齋刻本[金石錄]、元大德陳仁子東山書院刻本[夢溪筆談]、元至大刻本[梅花字字香]、明弘治涂楨刻本[鹽鐵論]、明崇禎刻本[天工開物]等等。其他如銅活字本、木活字本、泥活字本、套印本、版畫、精抄本、名人批校題跋本等珍貴版本不勝枚舉。這批書藏另一特點是古籍各個時期的裝幀形式此較齊全,卷軸裝、經折裝、蝴蝶裝、包背裝和線裝,應有盡有。該館的善本書藏堪稱世界第一。
  該書目依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排列,具體類目,略加變通。著錄項目有書名,以卷端所題為準;卷數不全之書,注明現存卷數及卷次;責任者,題其本名;版本,盡量詳著刻印或抄寫年代、機構及主持人姓名;校跋,凡有藏書家自撰或臨錄他人批校題跋者,均分別注明校跋者或所錄校跋者之姓名;版式,不論刻本、活字印本或抄本,均注明行格、字數、邊欄、版口等情況;書號,係本館排架號同時也是索書號。
  書目後附有四角號碼書名索引和著者索引,以便讀者檢索。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