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木活字本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沈津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木活字本是以小木塊製成單個活字印成之書。在文獻中,最早提到木活字的,是元代的王禎。他的不朽名著〔農書〕約300,000字,由於卷帙浩繁,雕印困難,所以請工匠雕造木活字30,000餘個,兩年完工。他的方法是:先用紙寫成大小字樣,糊於木板上刻字,再用小鋸將字一一鋸開,並用小刀修成一樣大小。排印過程為,先將字排好,用竹片夾開,排滿一板框後,即用小竹片墊平,木楔塞緊,使字牢固不動,最後塗墨舖紙,用棕刷刷印。他並發明了轉輪排字架,在不到1個月時間裡,試印成〔旌德縣志〕600部。他曾把製造木活字的方法及撿字、排版、印刷的全部過程,撰成〔造活字印書法〕,這是世界上最早關於活字印刷術的專門文獻。在我國活字印刷史上,以木活字最為流行,因為木活字經濟方便,不似金屬活字需要大量資本,又不似燒造泥活字那樣麻煩。隨著社會經濟與文化的發展,明代木活字印書較之元代為多,有書名可考者約100餘種,尤其是萬曆年間,印本更多。明胡應麟以為「活板始宋畢昇,以藥泥為之,今無以藥泥為之者,唯用木稱活字云」。龔顯曾云:「明人用木活字板刷書,風乃大盛」。明代木活字流行的範圍,除南京、四川等處外,又有杭州、福州,以至邊遠地區的雲南,而以蘇州一帶較盛。其時所印書內容較廣泛,有經學、歷史、哲學、小說、文學、藝術等,而以詩文集為最。明末,木活字已被應用於邸報的印行上。明代活字本一般校勘不精,脫誤錯字甚多。清代的木活字較之明代更為盛行,其最大規模者,乃為乾隆時金簡用棗木活字印行〔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每書前面冠有乾隆御製「題武英殿聚珍版十韻詩」,乾隆又因活字之名不雅馴,改為聚珍版。金簡將辦理此事的過程寫成〔欽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從「成造木字、刻字、字柜、槽板、夾條、頂木、中心木、類盤、套格、擺書、墊板、校對、印刷、歸類、逐日輪轉辦法」,分別條款,繪圖立說。清代民間木活字,多為書坊或譜匠所有,皆以營利為目的。木活字不但可以互相借用,而且有人當作一種動產,可以當賣。清代士大夫為了揚名顯親或為表彰先賢起見,也有自製活字,或借用或購買活字,來刊行自己或祖先著作,也有印地方文獻的。其時,木活字印書內容豐富,除經書、小學諸書外,史學方面有正史、傳記、年譜、奏議、目錄、金石、地理類等,子部有諸子、兵書、醫籍。文學方面則為歷代詩文別集以及流行的通俗文學。清代木活字所印家譜甚多,據統計,十有六七多為清光緒間用木活字排印,而又以江浙兩省為多。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木活字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