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鮮得要領 - 教育百科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釋義:
不大能掌握重點。見「不得要領」條。01.清.錢泳《履園叢話.卷一一.書學.隸書》:「故世之學者雖多,鮮有得其要領,至視為絕學,有以也夫!」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不得要領」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要」和「領」是指衣服的腰部和領子,比喻事物的重點。《史記》裡記載,漢武帝時,匈奴攻破西域的月氏國,還將月氏王的頭顱拿來當酒器,人民對匈奴心生憎恨,想要報仇卻沒有兵力。漢室聽到這個消息,認為是難得的好機會,便派張騫出使月氏,尋求聯盟以對抗匈奴。月氏在匈奴西方,要到月氏必須先經過匈奴。張騫到了匈奴後就被俘虜,滯留在那裡長達十餘年,娶妻生子。然而忠心為國的張騫並沒有忘記自己的任務,後來找到機會逃往大宛國。大宛王素聞漢帝國的富強,見到張騫非常高興,問他有什麼須要幫忙的地方。張騫便將欲通使月氏,卻受阻於匈奴的事告訴大宛王,並承諾若能幫忙抵達月氏國,漢室必定有豐厚的賞賜。大宛王欣然同意,張騫便在大宛的護送下,經由康居來到了月氏。月氏王被匈奴殺害後,月氏人離開故鄉,向西逃到大夏國附近,逐漸安定下來。那裡土地豐饒,民生安樂,十幾年過去後,月氏人已沒有報復匈奴的念頭了。張騫又從月氏到了大夏,希望藉由大夏得到與月氏合作的機會,卻仍無法達成目標。在那裡待了一年多也沒有進展,只好打道回府。在回程的路上,又被匈奴俘虜,滯留了一年多後,適逢單于過世,匈奴國內情況混亂,張騫才找到機會帶著妻子及一名部下逃回國。文中「不得月氏要領」,即是指張騫達到與月氏結盟的目的。後來「不得要領」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無法掌握要點或主旨。「要領」本來指「腰領」,後來轉讀為重要之「要」,遂讀四聲。
典源:
此處所列為「不得要領」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一二三.大宛列傳》居匈奴中,益寬,騫因與其屬亡鄉月氏,西走數十日至大宛。大宛聞漢之饒財,欲通不得,見騫,喜,問曰:「若欲何之?」騫曰:「為漢使月氏,而為匈奴所閉道。今亡,唯王使人導送我。誠得至,反漢,漢之賂遺王財物不可勝言。」大宛以為然,遣騫,為發導繹,抵康居,康居傳致大月氏。大月氏王(1)已為胡(2)所殺,立其太子為王。既臣(3)大夏(4)而居,地肥饒,少寇,志安樂,又自以遠漢(5),殊無報胡之心。騫(6)從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領。留歲餘,還,並南山,欲從羌中歸,復為匈奴所得。留歲餘,單于死,左谷蠡王攻其太子自立,國內亂,騫與胡妻及堂邑父俱亡歸漢。漢拜騫為太中大夫,堂邑父為奉使君。

〔注解〕 (1) 大月氏王:大月氏國王。大月氏,為西域古國,本居敦煌、祁連間,漢時為匈奴所破,西走,建都薄羅城,號大月氏。氏,音ㄓ。 (2) 胡:古代對北方和西方諸民族的通稱,此指匈奴。 (3) 臣:臣服。 (4) 大夏:西域古國。 (5) 漢:西元前206∼西元220,漢高祖劉邦滅秦,打敗項羽所創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被曹丕篡位而亡,共歷時四百年之久。因其間曾被王莽篡奪,後劉秀又將王莽消滅,重建漢室,故史稱漢光武帝劉秀以前為前漢,以後為後漢。 (6) 騫:張騫(?∼西元前114),字子文,西漢成固人。武帝時以軍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將,出使烏孫,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諸國方與漢交通,使漢朝能與中亞交流,並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兩條通路,並引進優良馬種、葡萄及苜蓿等。
書證:
01.清.錢泳《履園叢話.卷一一.書學.隸書》:「故世之學者雖多,鮮有得其要領,至視為絕學,有以也夫!」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鮮得要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