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惟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ㄒㄧㄤˇㄖㄨˊ:「ㄨㄟ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惟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éi
解釋:
  1. 思考、思量。
    【例】思惟、伏惟
  2. 是、為。
    【例】萬邦黎獻,共惟帝臣。(《書經.益稷》)
  3. 僅、獨、只有。同「唯」。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éi
解釋:
[動]
1.思考、思量。《說文解字.心部》:「惟,凡思也。」《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退而深惟曰:『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竊恨足下不深惟其終始,而猥隨俗之毀譽也。」
2.是、為。《書經.益稷》:「萬邦黎獻,共惟帝臣。」
3.有。《禮記.緇衣》:「自周有終,相亦惟終。」《文選.張衡.東京賦》:「召伯相宅,卜惟洛食。」
[副]
1.僅、獨、只有。《孟子.梁惠王上》:「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
2.但是、只是。如:「病已治好,惟身體仍然虛弱無力。」
3.希望、祈使。《孟子.梁惠王下》:「先王無流連之樂,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新唐書.卷一一五.郝處俊傳》:「處俊言可從,惟陛下不疑。」
[助]
1.發語詞,無義。通「唯」、「維」。《書經.泰誓上》:「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孟子.滕文公下》:「惟士無田,則亦不祭。」
2.用於句中,無義。《書經.皋陶謨》:「百僚師師,百工惟時。」
[連]
1.雖然、即使。《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惟信亦為大王不如也。然臣嘗事之,請言項王之為人也。」
2.與、和。《書經.多方》:「告爾四國多方,惟爾殷侯尹民。」
3.則。《書經.呂刑》:「德威惟畏,德明惟明。」
[介]
以、因為。《書經.盤庚中》:「亦惟汝故,以丕從厥志。」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î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思考、思量。如:「思惟」。《說文解字.心部》:「惟,凡思也。」《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退而深惟曰:『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漢書.卷六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楊惲》引〈報孫會宗書〉:「竊恨足下不深惟其終始,而猥隨俗之毀譽也。」唐.顏師古.注:「惟,思也。」

2. 是、為。《玉篇.心部》:「惟,為也。」《書經.益稷》:「萬邦黎獻,共惟帝臣。」漢.孔安國.注:「萬國眾賢,共為帝臣。」唐.柳宗元〈罵屍蟲文〉:「世皆禍之,則惟汝類。」

3. 有。《玉篇.心部》:「惟,有也。」《禮記.緇衣》:「自固有終,相亦惟終。」漢.張衡〈東京賦〉:「召伯相宅,卜惟洛食。」

4. 在、在於。《書經.大禹謨》:「德惟善政,政在養民。」

5. 僅、獨、只有。《孟子.梁惠王上》:「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然操遂能克紹,非惟天時,抑亦人謀。」

6. 但是、只是。如:「病已治好,惟身體仍然虛弱無力。」

7. 希望、祈使。《孟子.梁惠王下》:「先王無流連之樂,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新唐書.卷一一五.列傳.郝處俊》:「處俊言可從,惟陛下不疑。」

8. 又。《書經.洛誥》:「今王即命曰:『記功,宗以功,作元祀。』惟命曰:『汝受命篤弼,丕視功載。』」

9. 猶、還。宋.劉子翬〈策杖〉詩:「地薄惟供稅,年豐尚苦貧。」

10.當助詞:

⑴ 發語詞,無義。通「唯」、「維」。《書經.泰誓上》:「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孟子.滕文公下》:「惟士無田,則亦不祭。」

⑵ 用於句中,無義。《書經.皋陶謨》:「百僚師師,百工惟時。」《書經.召誥》:「無疆惟休,亦無疆惟恤。」

11.當連詞:

⑴ 雖然、即使。《史記.卷九二.列傳.淮陰侯》:「惟信亦為大王不如也。然臣嘗事之,請言項王之為人也。」

⑵ 與、和。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三:「惟,猶與也,及也。」《書經.多方》:「告爾四國多方,惟爾殷侯尹民。」《書經.禹貢》:「齒革羽毛惟木。」

⑶ 則。民國.裴學海《古書虛字集釋》卷三:「惟,猶則也。」《書經.呂刑》:「德威惟畏,德明惟明。」

12.介詞。以、因為。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三:「惟,猶也。」《書經.盤庚中》:「亦惟汝故,以丕從厥志。」

注音: ㄨㄟ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惟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