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潛能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qián né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潛能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qián néng |
解釋:
一種可能發揮的潛在能力。如:「發揮潛能」。也作「潛力」。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潛能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Potentiality |
作者: | 賈馥茗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潛能」指一種含蓄在內,尚未表現於外的力量或可能性,具有形成一物的元素,是在該物成為實有之前之潛在因素;除含有成為一物的質,並有形成此物的歷程。 潛能概念見於中西哲學家的形上學或本體論,在推溯萬物形成的根源時,無論所認為的根源是什麼,都一致的認為這根源存在著形成萬物的基本因素,可以說是物因,也可說是含著成物的潛能。 最早把潛能概念說得最明白的是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亞氏認為萬物之形成,是出自於物質或材料。這些物質或材料,有構成物的潛能;如泥土即有塑成土坯或其他形狀的物體的潛能,從泥上到成為一個物件,還有中間經過的歷程,都是泥上原有的可能性,明白的說,其中至少有兩個條件,一是泥土及其混凝性,是聚合在一起的物質與力量;二是由泥土能加入水分而凝聚,可以成形,然後又脫水乾燥而成為定形。由原來鬆散的泥土到成為一物之形,經過一個變化成物的歷程。前者是「物因」;後者是「生成」(Becoming),兩者缺一,便不能成物。 對潛能的認識,包括後顧與前瞻的觀察,看到一物形成之前的狀況和已成的物,可以就著已成之物推溯其未成之前的狀況,從而知道物之所以成的潛能;反回來也可以從尚未成物的原本質料,推斷其將能成為何物;加上由質料到成形中間的變化狀況,而確定了因果關係,當然也確定了潛能概念。 潛能概念用在教育中,在自然狀況方面,肯定了嬰兒有長大成人的可能性,猶如亞氏所認為的質料(matter),以期望嬰兒成為「某一種人」為形式(在自然生長之外的條件,如坯的模型),來教育兒童,便成為對兒童的理想(原則兒童只有生理的成長,只能長大為自然人,而非文化人),根據歷來經驗事實證明,兒童有這種潛能,因而也確定了教育信念。不過兒童的潛能不只一種,也不是人人皆相等,所以發展出來,到成人時各有所長,如有的可以在學術方面發展,有的可以在技藝方面發展,這是在人這一類中,潛能也有不同之處的事實,所以任何一種潛能,都是教育所應該助其發展的。同時若認為只發展一種潛能便可,也是錯的。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潛能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