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府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ㄍㄨㄢㄩㄢˊㄅㄢˋㄍㄨㄥ˙ㄉㄜㄉㄧˋㄈㄤㄖㄨˊ:「ㄕˋㄈㄨˇ」、「ㄕㄥˇㄈㄨˇ」、「ㄗㄨㄥˇㄊㄨㄥˇㄈㄨˇ」。
  2. ㄗㄨㄣㄔㄥㄅㄧㄝˊㄖㄣˊ˙ㄉㄜㄐㄩㄔㄨˋㄓㄞˊㄉㄧˋㄖㄨˊ:「ㄈㄨˇㄕㄤˋ」、「ㄍㄨㄟˋㄈㄨˇ」、「ㄈㄨˇㄉㄧˋ」。
  3. ㄖㄣˊㄕˋㄨˋㄐㄩˋㄐㄧˊ˙ㄉㄜㄉㄧˋㄈㄤㄖㄨˊ:「ㄒㄩㄝˊㄈㄨ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府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舊時官府儲藏文書或財物的地方。
    【例】書府、祕府、府庫
  2. 官署,官員辦公的地方。
    【例】官府、首府、縣政府
  3. 古代介於省、縣間的地方行政機構。
    【例】開封府、徐州府
  4. 舊時達官顯貴的住所。
    【例】王府、相爺府
  5. 尊稱別人的家庭或居處。
    【例】尊府、貴府、閤府光臨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儲藏文書或財物的地方。《說文解字.广部》「府」字.清.段玉裁.注:「文書所藏之處曰府。」《孟子.告子下》:「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為君辟土地,充府庫。」
2.官署,官員辦公的地方。如:「官府」、「首府」、「總統府」。《文選.諸葛亮.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為一體。」
3.古代介於省、縣間的地方行政機構。如:「開封府」、「徐州府」。
4.達官顯貴的住所。如:「王府」。《紅樓夢》第二回:「路北,東是寧國府,西是榮國府。」
5.尊稱別人的居處。如:「尊府」、「貴府」、「造府請教」。
6.泛指人、物聚集的地方。《文選.陸機.文賦》:「遊文章之林府,嘉麗藻之彬彬。」
7.姓。如漢代有府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處理國家事務的機關或者官員辦公的地方。
  2. [[名] ] 尊稱別人的住宅。
  3. [[名] ] 臺南市的舊稱,府城的簡稱。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儲藏文書或財物之處。《說文解字.广部》:「府,文書藏也。」《左傳.襄公十一年》:「夫賞國之典也,藏在盟府,不可廢也,子其受之。」《漢書.卷三○.藝文志》:「於是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說,皆充祕府。」

2. 古代管理文書、財物之官吏。《說文解字.广部》:「府,文書藏也。」清.段玉裁.注:「引申之為府史胥徒之府。」《周禮.天官.冢宰》:「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

3. 聚藏。《尚書.呂刑》:「獄貨非寶。惟府辜功,報以庶尤。」唐.孔穎達.疏:「府,聚也。」《莊子.德充符》:「官天地,府萬物。」唐.成玄英.疏:「苞藏宇宙曰府萬物。」

4. 人事物聚藏之處。如:「樂府」、「學府」。《左傳.僖公二十七年》:「詩、書,義之府也。」《史記.卷四三.趙世家》:「毋為怨府,毋為禍梯。」晉.陸機〈文賦〉:「遊文章之林府,嘉麗藻之彬彬。」

5. 官署,官員辦公之處。如:「官府」、「總統府」。《管子.君臣上》:「而君發其明府之法,瑞以稽之。」唐.尹知章.注:「府謂百吏所居之官曹也。」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為一體。」《唐語林.卷三.方正》:「朝廷上下相蒙,善惡同致。清曹峻府,為鼠輩養資,豈所以裨政耶?」

6. 達官顯貴之宅第。如:「王府」。《宋史.卷二八一.列傳.畢士安》:「俄以本官知制誥,王請對願留府邸,不許。」《三國演義》第二回:「一面遣人起送董后;一面點禁軍圍驃騎將軍董重府宅。」

7. 古代介於省、縣間之地方行政區域。如:「徐州府」。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正月》:「正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清史稿.卷七一.地理志一八》:「扈尾口在府治西北,磺溪出府治南山。」

8. 稱他人居處之敬辭。如:「貴府」、「造府請教」。《西遊記》第五○回:「適路過寶方,我師父腹中飢餒,特造尊府募化一齋。」《老殘遊記》第一九回:「府上這種大戶人家,怎會受官刑的呢?」

9. 臟器。同「腑」。《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列傳.扁鵲》唐.張守節.正義:「五藏謂心、肺、脾、肝、腎也。六府謂大小腸、胃、膽、膀胱、三焦也。」唐.李師政〈內德論.空有三〉:「其形之表也,均有髮膚。膚之內也,府藏奚殊。」

10. 姓。如漢代有府悝。

注音: ㄈㄨ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府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