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嘔心瀝血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ǒu xīn lì xiě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嘔心瀝血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ǒu xīn lì xuè |
解釋:
吐出心,滴盡血。比喻費盡心血,用盡心思。如:「這些書是作者嘔心瀝血的成果,絕不容許不肖商人盜版。」也作「瀝血叩心」、「嘔心吐膽」。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嘔心瀝血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釋義: 「嘔心」,把心吐出來。#語本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隱秀》。「瀝血」,把血滴盡。語出南朝梁.元帝〈與諸藩令〉。「嘔心瀝血」比喻費盡心思,用盡心血。 |
|
典故說明:
「嘔心瀝血」這句成語有兩個典源,第一個是「嘔心」,來自於南朝梁劉勰所寫的《文心雕龍》。在〈隱秀〉篇中,他說文人在寫作時,重視創意的人,無不想找出跟別人不一樣的意念;重視辭采的人,則挖空心思,想寫出美麗的詞句。無論何種人,為達到目的,甚至琢磨到似乎要將心、膽吐出;有時經年累月地反覆苦思,但這還不足以形容他們的辛苦。這裡的「嘔心」和「吐膽」的意思是一樣的,都是比喻創作的苦心。唐代詩人李賀就是一位「嘔心」創作的人。在李商隱所寫的〈李賀小傳〉提到他常常帶著僕人出遊,騎著驢子,背著一只破舊袋子,遇有靈感,就立即寫下來丟入袋中。到晚上回到家時,已經是滿滿的一袋子紙片了,李賀的母親看到這種情形,就說:「我的兒子大概是要將心嘔出後才會停止吧!」這是關於「嘔心」一語典源的資料。至於第二個「瀝血」的典故,則出自於南朝梁元帝所寫的〈與諸藩令〉中。文中寫道:今日國庫充足,穀倉豐盈,占有全楚,涵蓋了王畿以外的南方。我們擁有萬艘船艦,和眾多強悍勇猛的騎兵。只要以極少的兵力,就可防守地勢險要的關隘,更能以文克敵,不戰而勝。大家不求富貴,不掛念妻兒,如此用盡心血,極盡辛勞,時時自我警惕,奮發圖強,準備殺敵報仇雪恥,這是為了什麼呢?就是為了消滅鏟除貪暴的人。這裡的原文就用了「瀝血叩心」,來比喻「費盡心血,極盡辛勞」。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嘔心瀝血」,用來比喻費盡心思,用盡心血。
|
|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比喻費盡心思,用盡心血。 使用類別 用在「竭盡心力」的表述上。 例句
|
|
辨識: 近義成語 苦心孤詣、費盡心思、煞費苦心 形音辨誤 |
|
典源: 1、「嘔心」:#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隱秀》(1)夫立意之士,務欲造奇,每馳心(2)於玄默之表(3);工辭之人,必欲臻美(4),□溺思(5)於佳麗之鄉(6)。嘔心吐膽,不足語窮(7);鍛歲煉年,奚能喻苦?故能藏穎詞間,昏迷於庸目;露鋒文外,驚絕乎妙心。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李商隱〈李賀小傳〉。 (2) 馳心:專注心神。 (3) 玄默之表:指玄妙幽遠的意念。 (4) 臻美:達到完美。 (5) 溺思:挖空心思地思考。 (6) 佳麗之鄉:指美麗的詞句。 (7) 嘔心吐膽,不足語窮:用「嘔出心,吐出膽」都還不足以形容他們的辛苦。〔參考資料〕 唐.李商隱〈李賀小傳〉(據《全唐文.卷七八○.李商隱》引)京兆杜牧為《李長吉集》序,狀長吉之奇甚盡,世傳之;長吉姊嫁王氏者,語長吉之事尤備。長吉細瘦,通眉,長指爪。能苦吟疾書,最先為昌黎韓愈所知。所與遊者:王參元、楊敬之、權璩、崔植為密。每旦日出,與諸公遊,未嘗得題,然後為詩,如他人思量牽合,以及程限為意。恆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見所書多,輒曰:「是兒要當嘔出心始已耳。」上燈與食,長吉從婢取書,研墨疊紙,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弔喪日,率如此,過亦不復省。 |
|
書證:
01.《三朝北盟會編.卷六四.靖康中帙》:「區區狂瞽,嘔心瀝血,寔為國計。專差騎兵二人馳蠟書,仰于王聽,惟大王圖之。」
02.明.畢自嚴〈津庫已匱疏〉:「今以本部之大臣而仰新餉司官之鼻息,每草一疏、陳一議,不憚千言萬語,嘔心瀝血以求一當,乃司官一言駁之而有餘矣。」
03.明.徐光啟《新法算書.卷三.緣起三》:「監局官生數年嘔心瀝血,幾於穎禿唇焦,功應首敘。」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_嘔心瀝血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