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壽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xú shòu |
解釋:
人名。號雪村。生卒年不詳。清朝江蘇無錫人。對數學、法律、礦產、機械、醫學、聲光等,均有造詣。同治間歷辦安慶機器局、上海製造局,與華蘅芳自製第一艘輪船,又發明製造強水棉藥、汞爆藥諸法,並創格致書院於上海,成就非凡。譯著有《西藝知新》、《化學鑑原》等書。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徐壽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井敏珠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徐壽(1814~1884)字雪村,江蘇無錫人,生於清嘉慶十九年,卒於光緒十年,是清末著名的工藝科學家。徐壽幼年喪父,家庭重責全由母親宋氏承擔;雖然生活清苦,宋氏為求兒子日後能有所成就,不惜縮衣節食,籌措學費供其求學,徐壽亦勤學博覽以不負母親的厚望。後其母去世,徐壽乃離開故鄉,到縣城謀求發展。他在各行各業中觀察學習,累積了許多工藝經驗,為其奮鬥立業奠立基礎。在偶然的機遇中,華翼綸驚見徐壽精巧的手藝,攀談之下,知其亦頗通文理,頓起愛才之心,引介正在研習數學的長子華若汀與之訂交,從此把徐壽領上了理工啟蒙之路。後來,他們成了致力科學的終身夥伴。徐壽不僅有一雙工藝巧手,且富有數學頭腦,能從中國固有的工藝學術中,結合鐵工、木工、泥工、紡織、繅絲等技巧,而運用於各類的手工製作,其表現比起一般匠人,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徐壽至上海後,見識到西洋器械之精巧與妙用,始知中國之外學而無窮。於是他開始努力汲取西學,精研西洋傳教士所翻譯的科技教材〔格致匯編〕,此書對理化、機械等各類知識作了新穎的介紹,影響徐壽極大。從此他對西洋科技,開始識其門徑。太平軍起事期間,徐壽投效曾國藩麾下,國藩委以仿造火輪〔製輪船〕之責;徐壽憑著所知的西洋科技理論,率領一批工匠,用最簡單的銼刀工具,一刀刀的完成了中國首艘自製火輪。這艘名為「黃鵠」的輪船,長五十餘尺,每小時能行二十餘里,全船均在安慶軍械所完成,且全用漢人,未雇洋匠。以當時中國的科技來說,可算是難得的成績了。江南機械製造局成立之後,徐壽被聘為總理,又陸續監造了「操江」、「測海」和「馭遠」等兵船,以及船上所用的各式大炮。曾國藩和李鴻章亦深知廣泛地吸收西方先進科技知識的重要,因此在製造局內成立了翻譯館,且不惜重金羅致多名洋員,會同具有科技基礎的華員一起工作;從翻譯各種西書入手,並從學習、實驗與研究中下工夫。徐壽就是其中受益最多,亦最有成就者之一;他不但在翻譯館中吸收了許多新知,而且致力於譯介西洋科技的工作,其譯著有〔化學鑒原〕、〔汽機發軔〕、〔測地繪圖〕等書。 光緒初年,徐壽得英人傅蘭雅幫助,在上海成立中國第一個科技教育機構--格致書院。因為當時中國知識普遍落後,舶來器械雖好,但很少人能識其功用,所以上海洋商為了宣傳舶來品的功能和優點,眾議設立陳列館和開辦講習班,提高消費。計畫擬定後,英傳教士傅蘭雅邀請徐壽出任主持人,負創建之責。但是到了公認集資關頭,各洋商卻態度觀望,不願慷慨出資。為解決困境,徐壽首先以身作則捐出一千銀元,呼籲各界集腋成裘,李鴻章亦撥銀一萬兩以應,格致書院終於以多數的華資建成。此後,展開科技服務,舉凡陳列西洋機器,設講座傳授西洋科學知識、實驗示範及開班授課等,擴大了教育大眾的層面,對我國近代科學教育之發展頗具影響。 徐壽不受限於清末的思想與環境,由自學工藝進而研習西洋科技,並自製輪船、譯介西書、創辦中國第一個科技教育機構-格致書院等,對科學知識的傳播和民智的開啟,有很大的貢獻。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徐壽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