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美國公民教育目標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張秀雄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公民教育目標因美國為實現建立民主主義的社會理想,早在一九三八年,由美國教育協會的教育政策委員(The Educational Policies Commision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提出「四項一般目標」,作為國家的總體教育目標:(1)自我實現的目標;(2)人際關係的目標;(3)經濟效率的目標;(4)公民責任的目標。上述四項目標中的「公民責任的目標」,尤與公民教育有密切關係,對於日後美國公民教育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其所包括之項目為:(1)社會正義:應洞悉人類環境的差異性;(2)社會活動:應參與改進社會不良情況的活動;(3)社會了解:應了解社會建立結構和社會發展過程;(4)鑑別性的判斷:能針對宣傳而作防衛;(5)容忍:能尊重多元不同的意見;(6)維護公益:應保護國家的資源;(7)科學在社會上的應用:即科學提供作一般福利時,測量出科學的進步;(8)世界公民的責任:能克盡做為改進世界一分子的責任;(9)遵守法律:能促進地方、國家、國際的尊重法律;(10)經濟知識:應具有符合現代趨勢的經濟知識;(11)政治的公民責任:應能克盡公民的責任;(12)熱愛民主:能對民主的理想,作堅定不移的忠貞行動。
  美國主要州立學校主管會議(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於一九七六年提出「公民教育的七項目標」如下:
  1.公民應展示對自我、家庭和別人尊嚴與福祉的關懷,包括:(1)尊重別人並給予適時的幫助;(2)維護全民的機會均等;(3)注意個人行為對他人的尊嚴與福祉可能造成的後果。
  2.公民應支持法治的觀念和反對法律的不當應用,包括:(1)了解法律的必要性;(2)了解法律的制訂和修改的程序;(3)支持以適當的行動強制法律的執行;(4)努力修改或排除不當的法律。
  3.公民應支持權利和自由對於人類發展的重要性,包括:(1)認識和實踐倫理與道德的規約;(2)認識和了解基本的憲法原則與權利;(3)運用憲法的原則與權利從事政策釐訂;(4)以行動維護全民之權利。
  4.公民應了解政府的組織、職能及運作程序,包括:(1)了解政府的基本目的;(2)了解多樣的政治選擇對民主政府的必要性;(3)了解利益團體在民主政治過程中的角色;(4)了解民主政治依賴公民的參與;(5)接受和實踐有效發揮政府職能相關的公民責任。
  5.公民應了解行動的重要性,且應積極地參與改善公民生活的努力,包括:(1)體認每一個公民的參與都是重要的;(2)了解參與改善公民生活的途徑是多元的;(3)參與計畫、實施及評鑑改善公民生活的活動;(4)協助別人發展公民技能、肯定個人的價值觀及發揮個人的潛能。
  6.公民應了解和關心本地區、本州、本國乃至全世界的事務與問題,包括:(1)認識到社會、經濟和政治衝突事實的存在;(2)認識和了解世界的、國家的、州的以及地區的事件與趨勢常是互相關聯的;(3)了解公共政策如何影響人民的生活;(4)覺察主要的公共問題,考慮可能的解決方案,並尋求合理的方式去處理或解決問題;(5)努力保持對重要公共議題(civic issues)的充分認識和了解。
  7.公民應運用理性的過程(rational processes)於意思決定,包括:(1)認明所牽涉的課題,並認知相互衝突的價值;(2)搜尋與重要公共問題相關的資訊和不同的見解;(3)謹慎評估公民的溝通(civic communication)和行為,作為個人意見的形成及改變的基礎;(4)積極負責地為個人的意見和行為辯護。
  美國全國社會科審議會(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於一九八三年發表並於一九八九年修訂的〔尋找社會科的範圍與順序〕(In Search of a Scope and Sequence for Social Studies)的專題研究報告中,分知識、民主價值及信念、技能三方面陳述「社會科」(Social Studies)的教育目標如下:
  1.知識:社會科的知識應以下列題材做為基本來源。(1)歷史:美國的及世界的,了解變遷並且學習去處理它;(2)地理:自然的、政治的、文化的、經濟的世界性關係。(3)政府:理論、體系、結構、過程;(4)法律:民法、刑法、憲法、國際法;(5)經濟學:理論、體系、結構、過程;(6)人類學和社會學:文化、社會制度、個人、團體、社區及社會;(7)心理學:個人在人際間和團體間的關係;(8)人文學:各個文化的文學、藝術、音樂、舞蹈及戲劇;(9)科學:自然科學與物理科學對人類關係的影響。
  2.民主價值和信念:價值構成了個人行為與團體行為所被評判的標準,信念則代表對這些價值的認可。民主的程序包括正當程序、平等保護及公民參與的實施,而且是以下列價值為根基:正義、平等、責任、法治、自由、歧異性、隱私權、國際人權、人的尊嚴、公平、正直、誠實、關懷他人、忠誠、權威。
  3.技能:公民參與公共事務所需的基本技能,可依一種解決問題或決策的順序來依下面的大類目加以組合。(1)與獲取資訊有關的技能:閱讀的技能、學習的技能、參與及搜尋資訊的技能、使用電子設施的特殊技能;(2)與組織及使用資訊有關的技能:求知技能、意思決定技能、後設認知技能;(3)與人際關係及社會參與有關的技能:個人的技能、團體互動的技能、社會及政治參與的技能。
  綜上所述,美國的公民教育目標具有下列的特點:(1)具有彈性,可適應不同種族、文化、社區的需求;(2)重視國家認同感、憲法精神及本國歷史、文化的價值;(3)強調對世界歷史與文化的了解及全球觀的培養;(4)尊重多元文化的歧異性和重視學生適應社會生活能力的培養;(5)強調批判性思考及意思決定能力的培養;(6)強調個人努力及潛能的發揮;(7)實踐做中學的精神,鼓勵社區生活的參與,培養學生之政治參與能力;(8)注重客觀、不採固定立場。美國公民教育的實施主要透過社會科來實施,由於美國教育採地方分權制,公民教育目標並無一致規定,不過整體而言,政治層面是其重心。在領域上重視認知、情意及技能,兼重內容目標及過程目標。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美國公民教育目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