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組織效率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Organizational Efficiency
作者: 黃昆輝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組織效率」至今仍缺乏統一的定義。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視組織效率為組織滿足成員個人需求的程度;第二種觀點視組織效率為組織以最低成本達成組織目標的程度。
  提倡「動態平衡理論」(dynamic equilibrium theory)的美國學者巴納德(Chester I. Barnard)便是持第一種觀點的代表人物。巴納德認為成員個人在組織中的行為如能達成組織的目標,即為具有「效能」(effectiveness);而若組織的目標如果同時亦可滿足個人的動機,則亦兼具有「效率」(efficiency)。而「效能」與「效率」二者,則有賴行政主管功能的發揮,從而維持組織與其成員間的合作行為。
  教育行政學者葛佐爾斯(Jacob W. Getzels)曾借用巴納德的用語,在其「社會系統理論」(social system theory)中,區別「效能」、「效率」和「滿意」(satisfaction)這三個概念。巴納德認為所謂「效能」係指組織整體目標的達成,所謂「效率」是指成員個人目標的完成,而「滿意」乃指組織目標和個人目標的整合。換言之,當成員所表現的行為,和機構的角色期望相符合時,則效能最高;如果成員的行為和個人的人格需要相吻合時,則效率最高;如果成員覺得他個人的需要和機構的期望相一致時,則其滿意感乃高。
  至於持經濟學角度的學者對於效率的概念,便和巴納德、葛佐爾斯所下的定義大不相同。這些學者大抵從成本效益的觀念,認為效率係投入和產出的關係或比率。例如魯賓斯(Stephen P. Robbins)便曾區別「生產力」(productivity)、「效能」和「效率」這三個概念。他認為如果某一組織能以最低的成本,將投入轉換成產出,並且達到組織的目標,則稱該組織有「生產力」。而生產力同時概括「效能」和「效率」:效率係指以最低的成本,將投入轉換成產出,而效能則係指達到組織的目標。
  例如,醫院可以達到病人的需求,稱之為有效能。若是以最低的成本完成這些需求,則稱之為有效率。同理,學校若能讓某一比率的學生通過標準化的學習成就測試,則可稱該校的辦學有效能;同時,學校若能以更少的教職人員,提高學生的測試成績時,則稱之為效率的增進。衡量醫院或學校是否有效率,可以其投資報酬率、邊際利潤值、每人每工時的產出量、每個病人或學生的單位成本等比率來衡量。
  此外,持「科學管理」或「行政管理」角度的學者對效率的定義和持經濟學角度者,略有不同。這些學者認為效率固然要強調減少資源支出,但更重要的是組織目標的達成。例如葛立克(Luther Gulick)便曾說:「不論私人的企業經營或政府的行政管理,其基本目的都在於追求效率,所謂效率也就是以最少的人力與物力完成其工作。」
  韋伯(Max Weber)亦非常強調效率的重要性。他認為「科層體制」(bureaucracy)將合理決定和行政效率發揮至極點。在理想的科層體制之下,分工與專門化產生專家,這些專家因為具有不講人情的特徵,所以能夠根據事實做出正確而理性的決定。合理的決定一經完成,權力的層級節制即保證其規律性地服從指揮,同時配合法規條例,就會出現一套協調良好的實施系統,統一且穩定地使組織正常運作。最後,保障任期和對成員生涯發展的重視,將會激勵成員對組織的忠誠而發揮其最大的努力。是則科層體制由於能夠委任專家做合理的決定,並以有紀律的方式去執行和協調,故可使行政效率發揮到最高點。
  國內學者張金鑑亦認為行政管理的目的在追求效率。所謂效率化,包括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是追求人的效率,不但使每一位機關人員的現有知能得到最高使用,而且要使其內在潛能不斷地發揮與成長。另方面是追求事的效率,其涵義有四:(1)能成功的達成任務,完成使命;(2)使原計畫得到不折不扣的實現;(3)一切的工作效果與成就皆能達到現有的最高紀錄,或創新紀錄;(4)以最少的消耗(input)產生最大的效果(output)。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組織效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