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之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ㄉㄞˋㄘˊㄘˇㄓㄜˋㄓㄜˋ˙ㄍㄜㄩㄥˋㄧˇㄉㄞˋㄊㄧˋㄖㄣˊㄕˋㄨˋㄖㄨˊ:「ㄧㄢˊㄔㄥˊㄌㄧˇ」、「ㄑㄩˇㄦˊㄉㄞˋ」、「ㄗㄨㄥˇㄦˊㄧㄢˊ」、「ㄑㄩˇㄅㄨˊㄐㄧㄣˋㄩㄥˋㄅㄨˋㄐㄧㄝˊ」。
  2. ㄓㄨˋㄘˊㄒㄧㄤㄉㄤㄩˊ˙ㄉㄜ」。ㄖㄨˊ:「ㄇㄛˋㄋㄧˋㄐㄧㄠ」、「ㄏㄨㄢˇㄅㄧㄥㄐㄧˋ」、「ㄑㄧㄢˊㄔㄜㄐㄧㄢˋ」、「ㄗㄞˋㄊㄧㄢㄧㄚˊ」、「ㄙㄢㄈㄣ」、「ㄙㄢㄎㄡˇㄐㄧㄚ」。
  3. ㄨㄤˇㄉㄠˋㄖㄨˊ:「ㄅㄨˋㄙㄨㄛˇ」、「ㄨˊㄩˋㄋㄢˊㄏㄞˇ」、「ㄒㄧㄢㄕㄥㄐㄧㄤㄏㄜ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ī
解釋:
  1. 到、往。
    【例】滕文公為世子,將之楚,過宋而見孟子。(《孟子.滕文公上》)
  2.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
    【例】置之不理、言之有理
  3. 助詞。相當於白話中的「的」。
    【例】媒妁之言、赤子之心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ī
解釋:
[介]
1.的、底。《論語.公冶長》:「夫子之文章。」《左傳.襄公十四年》:「余弟死,而子來,是而子殺余之弟也。」
2.於。《易經.比卦.象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禮記.大學》:「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
3.諸、之於。《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
[連]
1.與、及。《書經.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獄、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呂氏春秋.仲夏紀.適音》:「樂之弗樂者,心也。」
2.而。《戰國策.秦策二》:「臣恐王為臣之投杼也。」
3.若、如果。《書經.盤庚上》:「邦之臧,惟汝眾,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罰。」《論語.子張》:「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4.則。《左傳.僖公九年》:「東略之不知,西則否矣。」《呂氏春秋.仲春紀.功名》:「故民無常處,見利之聚,無之去。」
[助]
用於強調或補足語氣,無義。《書經.西伯戡黎》:「殷之即喪!指乃功,不無戮于爾邦?」《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悵恨久之。」
[代]
1.他、彼。《書經.皋陶謨》:「安民則惠,黎民懷之。」《論語.顏淵》:「愛之欲其生。」
2.其、他的。《武王伐紂平話.卷中》:「紂王令推上法場,斬之老母。」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卷二四.談異五.女化男》:「乃以聘禮還之夫家。」
3.此、這個。《詩經.邶風.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莊子.知北遊》:「知以之言也,問乎狂屈。」
[動]
1.往。如唐朝李白有〈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詩經.鄘風.載馳》:「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2.至、到。《西京雜記》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
3.是、為。《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吾見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漢.揚雄《法言.吾子》:「羊質而虎皮,見草而說,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也。」
4.取用。《戰國策.齊策三》:「故物舍其所長,之其所短,堯亦有所不及矣。」
[名]
姓。如漢代有之馬宇。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i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介] ] 的,表示所屬或關連性,比較文言的用法。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往。《爾雅.釋詁》:「之,往也。」《詩經.鄘風.載馳》:「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東周戰國.屈原《楚辭.九章.惜誦》:「欲高飛而遠集兮,君罔謂汝何之?」

2. 至、直到。《詩經.鄘風.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諒人只。」漢.毛亨.傳:「之,至也。」《西京雜記》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

3. 是、為。《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吾見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於子也。」漢.揚雄《法言.吾子》:「羊質而虎皮,見草而說,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也。」

4. 用、取用。《戰國策.齊策三》:「故物捨其所長,之其所短,堯亦有所不及矣。」

5. 助詞,相當於「的」、「底」。《左傳.襄公十四年》:「余弟死,而子來,是而子殺余之弟也。」《論語.公冶長》:「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

6. 於。《易經.比卦》:「《象》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禮記.大學》:「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

7. 諸、之於。《孟子.滕文公上》:「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

8. 與、及。《書經.立政》:「文王罔攸兼於庶言、庶獄、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呂氏春秋.仲夏紀.適音》:「樂之弗樂者,心也。」

9. 而。《戰國策.秦策二》:「疑臣者不適三人,臣恐王為臣之投杼也。」

10. 若、如果。《書經.盤庚上》:「邦之臧,惟汝眾。」《論語.子張》:「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

11. 則。《左傳.僖公九年》:「東略之不知,西則否矣。」《呂氏春秋.仲春紀.功名》:「故民無常處,見利之聚。」

12. 用於強調或補足語氣,無義。《書經.西伯戡黎》:「殷之即喪!指乃功,不無戮於爾邦?」《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悵恨久之。」

13. 他、彼。《書經.皋陶謨》:「安民則惠,黎民懷之。」《武王伐紂平話.卷中》:「紂王令推上法場,斬之老母。」

14. 此、這個。《詩經.邶風.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漢.鄭玄.箋:「之人,是人也。」《莊子.知北遊》:「知以之言也,問乎狂屈。」

15. 姓。如漢代有之馬宇。

注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之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台語 相關臺灣客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