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過〔聖經〕的大眾教育 - 教育百科
透 | |
過 | |
〔 | |
聖 | |
經 | |
〕 | |
的 | |
大 | |
眾 | |
教 | |
育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Mass Education by [Bible] |
作者: | 方永泉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透過〔聖經〕的大眾教育,指西方教育史中經宗教改革(Protestant Reformation)後,許多新教中重要人士提倡以〔聖經〕教義之教學作為大眾教育或普及教育中重要一部分的教育主張。新教人士與舊教人士對於基督教的看法不同;他們相信每個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宗教信仰是個人之事,而不需憑藉教會之手。新教並企圖打破教士壟斷教義詮釋的局面,而逕以〔聖經〕作為信仰的最高裁判,因此新教人士特別重視大眾教育的施行。歸納言之,新教教義中與大眾教育有關者有三:(1)認為對於〔聖經〕的解釋,人人均可為之,不必透過教會;(2)既然人人都可解釋〔聖經〕,表示人人都應有研讀〔聖經〕的能力,也即表示人人都應有識字的能力;(3)當人人都能研讀〔聖經〕後,即能直接認識上帝與基督(Christ),並可以更清楚體會基督教的原始含義,免於受到教會或教皇代表的欺瞞。新教提倡以研讀〔聖經〕來進行大眾教育的主張,使得宗教改革運動與識字運動產生密切關係,也與後來國民教育的普及主張有著連帶關係。 發起新教改革的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首先將希臘文〔新約聖經〕翻譯為明白曉暢的日耳曼文,並且強調人人都必須研讀〔聖經〕。每一個人當其年屆十歲時,都應該熟悉〔聖經〕教義,並從中獲得生命的精髓。為了進一步落實其宗教教育與道德教育的主張,馬丁.路德先後於一五二四年及一五三○年發表了〔為建立基督教學校致日耳曼所有市長及長老書〕(Letters to Mayors and Aldermen of all the Cities of Germany in Behalf of Christian Schools)及〔論家長有遣送子弟入學之義務〕(Sermon on the Duty of Sending Children to School),詳述了他對大眾教育的觀點;認為必要時,國家甚至可以強制學童入學。同時,他也編寫了兩本〔教義問答書〕(Catechism)作為宗教教育的內容。在馬丁.路德所畫分的學制中,其中以一般人民為對象的本國語文初級學校(vernacular primary school),在課程方面,要求一般的兒童在語言、歷史及體育、音樂外,也能懂得〔聖經〕與教義問答。 除了馬丁.路德之外,同時有瑞士新教改革家茲文利(U. Zwingli, 1484~1531)亦曾於一五二三年撰成一本〔基督徒兒童教育法〕(The Manner of Instruction and Bringing up Boys in a Christian Way),該書可說是以新教觀點寫成關於教育的第一本書;書中力言宗教教育的重要性,並提出了關於〔聖經〕教育的系統課程。馬丁.路德普及教育的主張,後來藉由其兩位同事布根哈根(J. Bugenhagen, 1485~1558)及梅蘭克頓(Ph.S. Melanchthon, 1497~1560)的努力得到發揚。其中布根哈根在北日耳曼各地普設教區學校(parish schools),以日耳曼文教導學童讀〔聖經〕,貫徹路德教育理想;布氏更曾在斯堪地那維亞(Scandinavia)地區主持大眾教育事宜時,宣布「不懂路德〔教義問答書〕者不得結婚」,以政治手段來達成教育的目的。梅蘭克頤則力倡人文學科與〔聖經〕的重要性,在他一五二七年所發表的薩克森(Saxony)邦〔調查報告〕(Book of Visitation)中,除了強調學校教育應該培養虔誠而又有知識的信徒外,在其所提出的學制計畫中,宗教教育在第一級及第二級學校中均不可少。 另外,新教中喀爾文教派(Calvinism)也強調〔聖經〕在一切生活事務及思想學說中的最高權威地位,如該派的領導人喀爾文(J. Calvin, 1509~1564)於一五三七年所發表的一些論教會管理的文章中,即曾多次提及兒童應進行宗教訓練;在兒童所接受的宗教訓練中,除了每天應該在學校學習一小時的聖歌外,也應該在家中學習簡明的基督教義,喀爾文本人也曾如路德一樣編寫過〔教義問答書〕。而蘇格蘭喀爾文教派的重要人物諾克斯(J. Knox, 1505~1572)亦曾與他人合寫〔教規首卷〕(或譯〔訓育首卷〕)(First Book of Discipline),主張在教會控制下,為社會所有階層建立一整套教育制度。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新教改革家們雖然將〔聖經〕居放大眾教育首位,但他們也不排斥其他學科(如人文學科)的良好訓練。 總之,在新教學校所進行的教育改革中,〔聖經〕是課程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影響所及,在新教地區作為宣揚〔聖經〕及解釋教義之用的主日講道也成為教育過程中的一部分。透過新教人士「人人研讀〔聖經〕」之大眾教育的呼籲,宗教改革已為日後西方普及教育的興起奠立了良好的基礎。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