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範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ㄇㄛˊ˙ㄗㄇㄛˊㄒㄧㄥˊㄖㄨˊ:「ㄑㄧㄢˊㄈㄢˋ」、「ㄊㄨㄥˊㄈㄢˋ」。
  2. ㄈㄚˇㄕˋㄈㄚˇㄗㄜˊㄖㄨˊ:「ㄉㄧㄢˇㄈㄢˋ」、「ㄍㄨㄟㄈㄢˋ」、「ㄇㄛˊㄈㄢˋ」。
  3. ㄅㄧㄠㄓㄨㄣˇ˙ㄉㄜㄎㄜˇㄒㄧㄠˋㄈㄚˇ˙ㄉㄜㄖㄨˊ:「ㄈㄢˋㄌㄧˋ」、「ㄈㄢˋㄅㄣˇ」、「ㄈㄢˋㄨㄣˊ」。
  4. ㄐㄧㄝˋㄒㄧㄢˋㄖㄨˊ:「ㄐㄧㄡˋㄈㄢˋ」、「ㄈㄢˋㄨㄟˊ」。
  5. ㄈㄤˊㄓˇㄒㄧㄢˋㄓˋㄖㄨˊ:「ㄈㄤˊㄈ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範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àn
解釋:
  1. 鑄造器物的模型。
    【例】銅範、錢範
  2. 法式、法則。
    【例】典範、規範
  3. 界限。
    【例】就範
  4. 可為法式的、可效法的。
    【例】範本、範文
  5. 防止、限制。
    【例】防範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àn
解釋:
[名]
1.鑄造器物的模型。《集韻.去聲.范韻》:「範,模也。」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八.技藝》:「欲印則以一鐵範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範為一板。」
2.法式、法則。如:「典範」、「規範」。
3.界限。如:「範圍」。
4.姓。如漢代有範依。
[形]
可為法式的、可效法的。如:「範本」、「範文」。
[動]
防止、限制。如:「防範」。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uā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解釋:
音讀: pā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古代出行時祭告路神之儀式,即範軷。《說文解字.車部》:「範,範軷也。」《說文解字.車部》:「軷,出將有事於道,必先告其神。立壇四通,樹茅以依神為軷。既祭軷,轢於牲而行為範軷。」

2. 鑄造器物之模型。《集韻.去聲.范韻》:「範,一曰模也。」《新五代史.卷四八.雜傳.劉審交》:「出視民田,見民耕器薄陋,乃取河北耕器為範,為民更鑄。」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八.技藝》:「欲印則以一鐵範置鐵板上,乃密佈字印,滿鐵範為一板。」

3. 鑄造、以模子製作。《孔子家語.卷一.問禮》:「範金合土,以為臺榭宮室戶牖。」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三.道教本始部.天尊老君名號歷劫經略》:「故範土為金,冶石為鐵。」

4. 榜樣、楷模。漢.王逸〈離騷章句序〉:「莫不擬則其儀表,祖式其模範。」《宋書.卷五九.列傳.張暢》:「東南之秀,蚤樹風範,聞問悽愴,深切常懷。」

5. 法式、法則。如:「典範」。《玉篇.車部》:「範,法也。」《書經.洪範》:「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彝倫攸敘。」漢.孔安國.傳:「洪,大。範,法也。言天地之大法。」《後漢書.列傳.楊震》:「師範之功,昭于內外,庶官之務,勞亦勤止。」

6. 約束、使合於法。《孟子.滕文公下》:「吾為之範我馳驅,終日不獲一;為之詭遇,一朝而獲十。」《顏氏家訓.序致》:「吾今所以復為此者,非敢軌物範世也。」

7. 界限。《老殘遊記》第九回:「弄的朱夫子也出不了這個範圍,只好據韓昌黎的〈原道〉去改孔子的《論語》。」

8. 防止、限制。《字彙.竹部》:「範,防範,隄防。」《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他們打算到這一日,扮做鬼怪,到老爺府裡來打劫報仇。老爺須是防範他為妙。」

9. 姓。如漢代有範依、宋代有範昱。

注音: ㄈ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範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