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次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ㄉㄧˋㄦˋ˙ㄉㄜㄆㄞˊㄒㄩˋㄐㄧㄣˇㄐㄧㄝㄗㄞˋㄏㄡˋ˙ㄉㄜㄖㄨˊ:「ㄘˋㄖˋ」、「ㄘˋㄋㄧㄢˊ」、「ㄘˋㄗˇ」。
  2. ㄉㄥˇㄐㄧˊㄐㄧㄠˋㄔㄚ˙ㄉㄜㄖㄨˊ:「ㄘˋㄉㄥˇ」、「ㄘˋㄏㄨㄛˋ」、「ㄘˋㄐㄧˊㄆㄧㄣˇ」。
  3. ㄉㄥˇㄉㄧˋㄕㄨㄣˋㄒㄩˋㄖㄨˊ:「ㄇㄧㄥˊㄘˋ」、「ㄘˋㄉㄧˋ」、「ㄘㄥˊㄘˋ」、「ㄘˋㄒㄩˋ」。
  4. ㄌㄩˇㄊㄨˊㄓㄨㄥㄓㄢˋㄐㄩ˙ㄉㄜㄔㄨˋㄙㄨㄛˇㄖㄨˊ:「ㄌㄩˇㄘˋ」、「ㄎㄜˋㄘˋ」。
  5. ㄌㄧㄤˋㄘˊ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ㄉㄨㄥˋㄗㄨㄛˋㄏㄨㄟˊㄕㄨˋ˙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ㄔㄨㄘˋㄔㄤˊㄕˋ」、「ㄉㄧˋㄙㄢㄘˋㄉㄨㄢˋㄎㄠ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次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第二的、下一個。
    【例】次子、次年、其次
  2. 較差的、較不重要的。
    【例】次貨、次級、次要
  3. 等第、順序。
    【例】席次、年次、名次
  4. 外出居住的地方、所在。
    【例】客次、旅次、舟次
  5. 中間。
    【例】胸次
  6. 量詞。計算動作回數的單位。
    【例】初次嘗試、第三次段考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次」的異體字。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形]
1.品質較差的。如:「次貨」、「次品」、「次車」。
2.第二的、副的。如:「次子」、「次年」、「次媳」、「次日」。《鏡花緣》第四○回:「走有半年之久,於次歲六月到了嶺南。」
[名]
1.等第、順序。如:「次第」、「依次排列」、「席次」、「班次」、「名次」。
2.行列、隊伍。《左傳.桓公十三年》:「及鄢,亂次以濟,遂無次,且不設備。」《國語.晉語三》:「失次犯令,死。」三國吳.韋昭.注:「次,行列也。」
3.官職、職位。《左傳.襄公二十三年》:「敬共朝夕,恪居官次。」晉.桓溫〈上疏廢殷浩〉:「不能恭慎所任,恪居職次。」
4.外出居住的地方、處所。如:「客次」、「舟次」。
5.中、間。《莊子.田子方》:「喜怒哀樂不入于胸次。」
6.量詞。計算動作回數的單位。如:「第三次段考」、「初次嘗試」。《水滸傳》第一○回:「張教頭那廝!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說。」
[動]
1.在前項之後。《孟子.盡心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孫子.謀攻》:「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
2.依序編排。《呂氏春秋.季冬紀.季冬》:「乃命太史,次諸侯之列,賦之犧牲。」
3.臨時駐紮或止宿。《楚辭.屈原.離騷》:「夕歸次於窮石兮,朝濯髮乎洧盤。」《左傳.僖公四年》:「師進,次於陘。」
4.至、及。《文選.潘岳.金谷集作詩》:「朝發晉京陽,夕次金谷湄。」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參見「次且」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ù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量] ] 計算事情發生的單位。
  2. [[形] ] 略遜一籌的,稍差的,地位稍低的。
  3. [[形] ] 第二的。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ㄘˋ

1. 居於前項之後。《說文解字.欠部》:「次,不前,不精也。」《孟子.盡心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孫子.謀攻》:「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

2. 第二、副。如:「次子」、「次年」。《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懷王乃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鏡花緣》第四○回:「走有半年之久,於次歲六月到了嶺南。」

3. 表現或品質較差者。如:「次貨」、「次品」。《隋書.卷八.禮儀志三》:「凡射獸,自左膘而射之,達於右腢,為上等;達右耳本,為次等;自左髀達於右為下等。」宋.陳傅良〈桂陽軍勸農文〉:「然閩浙上田收米三石,次等二石,此間所收卻無此數,當是人力不到。」

4. 依序編排。《呂氏春秋.季冬紀.季冬》:「乃命太史,次諸侯之列,賦之犧牲。」《漢書.卷三.高后紀》:「今欲差次列侯功以定朝位。」

5. 等第、順序。如:「席次」、「班次」、「名次」。《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武信侯呂祿上侯,位次第一。」清.徐珂《清稗類鈔.宮苑類.皇史宬》:「皇史宬,建自明。四周石室,中藏金匱。國朝因其舊制,尊藏實錄、聖訓、玉牒諸鉅編,寶笈琅函,依次排列。」

6. 官職、職位。《左傳.襄公二十三年》:「敬共朝夕,恪居官次。」晉.桓溫〈上疏廢殷浩〉:「不能恭慎所任,恪居職次。」

7. 行列、隊伍。《左傳.桓公十三年》:「及鄢,亂次以濟,遂無次,且不設備。」《國語.晉語三》:「失次犯令,死。」三國吳.韋昭.注:「次,行列也。」

8. 臨時駐紮或留宿。《左傳.僖公四年》:「師進,次於陘。」《楚辭.屈原.離騷》:「夕歸次於窮石兮,朝濯髮乎洧盤。」

9. 外出居住之所。《宋史.卷四一六.列傳.馬光祖》:「臥客次,王不得已見焉。」《明史.卷二八五.文苑列傳一.孫蕡列傳》:「洪武二十二年坐累逮赴京,卒於南昌舟次。」

10. 古時以帷幕遮蔽作為歇息或更衣之處所。《儀禮.大射》:「射畢之時,降堂皆就次。」《宋史.卷六.真宗本紀一》:「殿廬幄次在宰相上。」

11. 中、間。《莊子.田子方》:「喜怒哀樂不入於胸次。」《宋史.卷二四六.宗室列傳三.楚王似》:「一入胸次,則終身不忘。」

12. 至、及。《史記.卷五.秦本紀》:「齊桓公伐山戎,次於孤竹。」《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杜周》:「然重遲,外寬,內深次骨。」唐.司馬貞.索隱:「次,至也。李奇曰:『其用法刻至骨。』」

13. 量詞。計算動作回數之單位。如:「初次嘗試」、「第三次段考」。《宋史.卷一五六.選舉志二》:「其後又許納敕三次,為定制焉。」《水滸傳》第一○回:「張教頭那廝!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說。」

14. 姓。如傳說中有勇士次非。

二)ㄗ

「次且」:進退遲疑貌。《聊齋志異.卷一.畫壁》:「入一小舍,朱次且不敢前。」

注音: ㈠ㄘˋ ㈡ㄗ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次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