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大學(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浙 | |
江 | |
大 | |
學 | |
( | |
大 | |
陸 | |
地 | |
區 | |
)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林正範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浙江大學是一所以工科為主,兼設文、理、管理等學科的多科性大學;一九六三年確定為國家級重點大學,隸屬國家教育委員會。校址在浙江省杭州市玉泉路,占地約二千零四十餘畝,校舍建築面積五十九萬平方公尺。 浙江大學的前身是創建於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的求是書院,其後曾幾度易名,至民國十七年(1928)定名為國立浙江大學。民國二十六年(1937)抗日戰爭前夕,設有工、農、文理三個學院。抗日戰爭爆發後,學校在竺可楨校長率領下西遷,歷經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與廣西宜山,最後至貴州遵義、湄潭、永興三地建校,同時在浙江龍泉建分校。勝利後遷回杭州。至三十七年(1948)初,設文、理、工、農、師範、醫、法共七個學院;陳建功、蘇步青、王淦昌、貝時璋、談家楨、羅宗洛等大批知名學者曾在該校任教,一時曾有「東方劍橋」之美稱。一九五二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文、醫、農、師範及理學院的大部分分別調往上海、南京、廈門等地的多所高校,或調出後在杭州獨立建校。原址以工學院的大部分及理學院的一部分為基礎,併入之江大學工學的機械、土木兩系與廈門大學的機械、電機、土木三系(部分),遂成為多科性工業大學。一九五七至一九六○年,重建數學系和物理系,增設化學系、無線電系、地質系等;一九六一年杭州工學院併入;一九七九年後增設管理和人文社會學科。 一九九二至一九九三學年度,學校設有研究生院、成人教育學院、職業技術教育學院、石油化工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輕工學院、建築工程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學院,共設二十三個系;其中較著名的系有電機工程學系、土木工程學系、光電與科學儀器工程學系、機械工程學系、信息與電子工程學系、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化學工程學系、力學系、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化學系、物理學系、應用數學系、能源工程學系等,而應用數學系更是全國理科基礎科學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目前浙大基礎數學、應用數學、理論物理、高分子化學、固體力學、光學儀器、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生物醫學工程及儀器、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工程熱物理、化工過程機械、工業自動化、化學工程等二十九個學科(專業)可授予博士學位,七十六個學科(專業)可授予碩士學位;設有數學、物理學、機械工程、儀器儀表、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工、自動控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和工業化學等十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較有影響的學科是數學(聯合基礎數學)、液壓傳動及氣動、光學儀器、工程熱物理、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工業電子技術及電磁測量、半導體材料、化學工程、工業自動化等。學校尚設有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管理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等領域的研究所六十二個。較重要的實驗室有高純硅及硅烷實驗室、化學工程聯合實驗室、聚合反應工程實驗分室、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實驗室等。 一九九二至一九九三學年度,學校有全日制在校學生一萬零六百多人,其中研究生一千九百多人;教職員工總數五千三百六十餘人,其中教師二千二百人,教師中有教授、副教授一千一百多人,另有其他高級職稱人員近二百人。在博士生導師五十九人中,有流體傳動及控制學專家路甬祥、半導體材料專家闕瑞麟、化學家鄭耀祖等。 學校圖書館藏書一百二十二萬餘冊,中外文期刊五千七百餘種。設有浙江大學出版社;主要定期出版物有[浙江大學學報](分自然科學版、社會科學版)、[化學反應工程及工藝]、[高校化學工程學報]、[高校應用數學學報]、[管理工程學報]、[材料科學與工程]、[光的世界]等。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浙江大學(大陸地區)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