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佛學大辭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陳友民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民國10年(1921)上海醫學書局初版,45年臺北華嚴蓮社影印本,63年臺北新文豐出版社影印本,70年臺北天華文化事業公司影印本。
  該書創編於民國元年,歷時10載,至10年始克蕆事。編纂之際,並曾參考日本織田氏〔佛教大辭典〕、望月氏〔佛教大辭典〕、若原氏〔佛教辭典〕、藤井氏〔佛教辭林〕等辭書,以補收集之不備,但對所參考辭書之誤文或脫簡之處,有所是正。
  所蒐輯的語詞以佛教專門名詞為主,主要有名數、術語、地名、人名、經名、書名、佛名、寺名、流派、儀式、修法、真言等類。另外,該書也收錄了與佛教有關的俗語,如燒香、喫素、朝山、齋僧、七七、百日、酆都城、臘八粥、抱佛腳、唐僧取經、達摩渡江、十殿閻王等;或與佛教雖然無關,但世人往往因佛教而連及的俗語,如紙錢、抽籤、城隍、灶神、門神、少林武藝、牛頭馬面等。總計全書收詞30,000餘條,總字數3,000,000餘言。該書初版線裝16冊,目前臺灣版影印本,均分裝為4冊。第1冊主要內容為〔佛學大辭典通檢〕,唯天華版改稱〔佛教大辭典目錄〕。通檢係按首字之筆畫順序編排,首字筆畫相同則依次字筆畫順序排列。該索引係以正文所收條目,及釋文附及之名詞為主彙編為一,注明所在頁碼、欄次、行次,俾便檢閱正文。除索引外,卷首另外還附有與本書之編者、纂集、使用法有關之材料--序、例言、疇隱居士自訂年譜、以及附錄:敬告注經之居士等材料。其中「年譜」一文,係有關編者丁氏生平行誼的文獻。
  第2-4冊為辭典正文,參用明陳禹謨〔駢志類編〕、清〔駢字類編〕之例,按筆畫多寡順序,將所收之詞條編排成帙。辭典正文係由條目構成,條目依其性質,可分為有釋文的條目和只有參照功能的「見」條目兩種。「見」條目係針對名異實同之條目,即同義詞條目而設,其形式為「見XX條」。 「見」條目本條不作解釋,但具有指引功能。另外,凡注明某經或某書之略名的詞條,主要也是作指引用的,其釋文見全名條。
  有釋文條目通常分為條頭和釋文兩部分:條頭部分均以圓點(.)標識於右旁,以資醒目:如係某詞之同類相關詞,則同類詞旁標識以圓圈(。),以資區別。例如「法界」條,即標識以圓點;其後同時編排三法界、四種法界、五種法界、十法界、觀門十法界、密教十法界等同類相關詞條,則標識以圓圈。同類詞不按筆畫順序編排,而是按「連類而及」原則,排列於同類詞首詞之後,藉收觸類旁通之效。
  釋文部分,先注明條目類別,然後再加以解釋,部分釋文並附有名詞、術語的梵文或巴利文的羅馬拼音。解釋先用簡要文字表明各條專名之意旨,再引經論或古德之著述、通人之筆錄和詩歌等文獻以博證之。凡引用資料注明文獻出處;如係撮其要義之引文,則於句末注明見某書某卷,以便參稽。所引各種經論及各家學說,或大小乘殊途,或各宗派異說,則兼載並錄,標識以「」符號,以資識別。
  古來經論之注疏書,悉備載於本經本論之下,其注疏書之最著者,則別立專條以解說之。對於各種「壇式」則詳為敘述,至於各種「手印」圖形,亦一一繪製並弁於卷首,俾便結印誦咒或結壇誦咒。
  該書主要特色,係對於所收詞語或窮源溯委以明流變,或備載別譯以便查檢;或附梵音以探其原,或著圖繪以示其形。至於釋文或詳為考訂,或略示大意,則視條目性質而定其文字之繁簡。
  由於本書設有「見」條目,另外部分條目之釋文又詳略互見,例如:「佛經」、「經」、「藏經」、「一切經」等條目之釋文,即有繁有簡,查考時宜勤求敏索,展轉檢閱,俾參合數處釋文,以求其全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佛學大辭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