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臨終關懷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lín zhōng guān huái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ín zhōng guān huái
解釋:
指對臨死的病患付出尊重與關心。多用於癌症末期患者的治療上。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臨終關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ospice
作者: 黃富順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臨終關懷」又作「安寧照顧」,是對臨終病人及其家屬提供生理及心理的照護,使其在臨終前的幾個星期或幾個月得以免於肉體的痛苦及心理的恐懼,而善終其人生的最後歲月。臨終關懷通常以一種照顧方案的方式進行,經由臨終關懷組織或機構來實施這種方案,以提供病人及其家屬緩和性及支持性的照顧。其目的在於幫助末期病人了解死亡,進而接納死亡的事實;另一目的則是希望給予病患家屬精神的支持,給予其承受事實的力量,進而坦然接受一切即將面對的問題。「Hospice」一字起源於中世紀時代,當時係用來做朝聖者或族人中途休息、重新補足體力的一個中途驛站。目前係用來泛指一套有組織的醫護方案,以幫助那些暫停於人生路途最後一站的人。這種照顧方案的重點在於,死亡前病人病痛的控制及死亡後家人情緒的支持。因此,以全天候的照顧為實施原則,整個家屬都包括在整體服務的範圍。
  臨終關懷制度起源於英國。一九六七年英國倫敦成立「聖克里斯多福臨終關懷機構」(St. Christopher Hospice),為現代化臨終機構之濫觴,其創始者為兼具護理、社工及醫師身分的桑德絲博士(Dr. Dame Cicely Saunders)。她強調應創造出一種氣氛,使病人在瀕死過程中,能保有尊嚴且免於痛苦的死亡。由於其符合人道及經濟的原則,故受到相當的推崇,而逐漸傳入美國及其他國家。
  臨終關懷的理念是:病人是具有身體、心理、社會及靈性各層面的需要及反應的「全人」,因此在疾病無法治癒,瀕死無法挽回的情況之下,給予病人「全人照顧」,以因應其各層面的需要,協助病人平安尊嚴的過世。
  臨終關懷是一種緩和性及支持性服務,提供癌症末期病人及其家屬身體、情緒、靈性的醫療照顧,是全程、全人、全家、全隊的照顧。疼痛常是末期病人最嚴重的症狀,緩和性醫療照顧與往常以疾病治療為主要方向的照顧不同,主要是提供舒適與支持。工作團隊的成員包括醫師、護士、社工人員、宗教人員、營養師、藥師、衛生教育人員等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員及義工,以共同合作的方式,在一個特別設計的環境中,幫助病人及家屬表達他們的感受,以藥物幫助病人控制疼痛,並協助家屬面對即將喪失親人的哀痛,以比較建設性的方式度過哀傷過程。
  趙可式博士於民國八十一年(1992)綜合多篇研究,並加入其本身實際從事臨終關懷的經驗,提出安寧歸去應包括以下十大要素:
  1.將痛及身體的不適症狀減至最小、病人可忍受的程度。
  2.病人獲得身體的整齊清潔,而無惱人的損形或摧殘。
  3.在可能的範圍內,給予病人活動的空間。
  4.給予病人自由做他願意的選擇,滿足他的需求,包括身體、心理、社會及靈性層面。
  5.病人能解除過往生活中的衝突。
  6.準備及交代後事,包括物質的、社會性的告別,以及靈性上的準備。
  7.保護病人不受到不需要的、無意義的及毀人性的醫療措施。
  8.體會到自己的一生在宇宙中是有意義的存在。
  9.有某種信仰,使自己不畏懼死亡,且能保持希望。
  10.臨終而能夠由衷的說出三句話:安寧尊嚴歸去的人會說:「謝謝你」、「對不起」和「再見」。
  對臨終關懷的需求,近年來在我國也逐漸受到重視,國內第一家安寧照顧病房於民國七十九年二月在馬偕醫院成立,同年十二月中華民國安寧照顧基金會成立,以推動安寧照顧的理念,加強癌症末期病人的生活品質及宣導正確死亡觀為目的。民國八十三年(1994)耕莘醫院成立安寧照顧病房,同年門諾醫院開辦無安寧病房的安寧照顧,民國八十四年(1995)六月臺大醫院成立國內第三家安寧照顧病房。此外,臺灣北、中、南、東區共三十三家醫療院所與中華民國安寧照顧基金會簽約,投入宣導安寧照顧的理念的工作,對經濟困難的病患,亦提供經費補助。有鑑於現行的安寧照顧體系是以醫院內設置安寧病房為主,行政院衛生署正積極研擬「安寧居家療護」草案,使癌症末期患者在家也能獲得人性化的照護,有尊嚴的走完人生。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臨終關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