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危微之幾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俞懿嫻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危微之幾是指心靈危懼或精微的差別,語見〔荀子.解蔽篇〕:「處一危之,其榮滿側;養一之微,榮矣而未知。故道經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機,唯明君子而後能知之。」意思是說如果心思隨時保持危懼,則必行事謹慎成功,十分光榮;若能修養心志,使臻精微境界,則雖有光榮也不自覺。道經上說:人心十分危懼,道心十分精微。心靈危懼或精微的差別,唯有賢明的君子知道。
  根據荀子學說,人心常因偏執、曲見、耳目之欲的障蔽干擾,無法認識宇宙全象(參見「蔽塞之禍」)。唯有藉反省涵養的工夫,使心雖有執藏,同時兼知、迷夢圖謀等活動,卻不致障蔽對宇宙全象的認知,進而達到「虛壹而靜」(參見「虛壹而靜」)的境界。「虛壹而靜」不只是人從事認知活動時必做的準備,也是凝聚精神、專壹致志的修養工夫。荀子稱這樣的心靈特徵是「微」,若只是戒惕危懼的心理作用,則稱之「危」。〔解蔽篇〕說:「心枝則無知,傾則不精,貳則疑惑。以贊稽之(以道贊助考察),萬物可兼知也,身盡其故則美(以推類方式盡知萬物,乃至己身)。類不可兩地,故知者擇一而壹焉。……精於物者以物物,精於道者兼物物(精於事物者只知道如何治理事物,精於道者可兼而治理事物),故君子壹於道,而以贊稽物。」荀子進而舉「槃水」以喻人心:人心若能維持壹靜,則有如槃水靜止,清明在上,混濁在下,可以照燭萬物。反之,人心浮動有如藥水因動搖而混濁,便無法反映事物。〔解蔽篇〕說:「故導之以理,養之以清,物莫之傾,則足以定是非、決嫌疑矣。」如果能以道理引導人心,以清明涵養人心,則任何事物皆不至使人心傾倒,人心便足以判別是非善惡了。
  如此專壹致志,清明循理的心,可稱得上是「精微」,但是不同於「危懼」。人們如果為了恐懼外界干擾障蔽心知,於是刻意與外界隔絕,則是使心靈處於「危懼」的狀態,而不是「精微」的境界。荀子比喻道,深山洞穴之中有名叫「觙」的人,善於猜謎,為了避免耳目與外物相接,逃避蚊蟲飛舞的聲音,於是躲起來閒居靜思。如此摒除耳目之欲,可說是知所危懼,但算不上是心思精微,〔解蔽篇〕說:「蚊蝱之聲聞則挫其精,可謂危矣,未可謂微也。夫微者至人也。……故濁明外景,清明內景。聖人縱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也就是說如果人連蚊蟲飛舞的聲音都怕會干擾其精神思維,則可說是知所危懼,但不可說是心思精微,心思精微的人是有高度修養的人。無論心所燭照的外境如何混濁,內心仍然保持清明。所以說品德完美的聖人即使有欲望情感,其抒發也必然在理智的指導之下。
  由上述可知,荀子區分「微」、「危」的不同,旨在說明涵養心知應以使之專壹、清明、循理為重,而不在使之危懼,不在與外界隔絕。進而可說荀子在道德修養上並不主張禁欲,而是主張「以理制情欲」。荀子的立場較合乎儒家本旨,宋儒以人心、道心分別代表人欲、天理的「理欲二元論」,與荀子大相逕庭。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危微之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