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諱字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huì z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ì zì
解釋:
名字。《水滸傳》第四○回:「如今江州蔡九知府,是蔡太師兒子,如何父寫書與兒子卻使個諱字圖書?」元.無名氏《漁樵記》第四折:「這廝是甚麼人,怎敢叫俺相公的諱字。」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諱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沈津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諱者,隱也,避也。古時人死之後,其子孫為了崇敬祖先,不願別人直呼其父祖名字,而採取避諱的辦法加以解決,因此,古人便有「入境而問禁,入門而問諱」之禮。皇帝,官僚、貴族死後,避諱更為嚴格,對他們的名字,必須缺筆、改字加以隱諱,否則就要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或以大不敬的罪過予以懲罰。避諱反映在古書上,就是缺筆、空圖、改易文字。宋代,並規定了對七世以上的君主名字須避諱,所以在宋版書中,因避諱而缺筆之字,時常可見。同時,宋代對帝王之名的同音字也得避諱,叫做「兼諱」或稱「避嫌名」。宋代開國皇帝趙匡胤,除匡胤兩字必須嚴避外,其他同音字如眶、恇、筐、匡等字全須缺筆。甚至其祖父名字也得避諱,其祖父名敬,並兼諱竟、境、警、擎、儆等字。又如宋太宗名光義,又名炅,光義兩字限制稍寬,於地名,人名和臨文時多不避,即或有犯者,改易即可,但須兼諱熲、耿、憧、肩等字。元代與宋代不同,元代皇帝之名,都用蒙古文發音譯成漢字,係取其音讀,用字不限一定,所以有元一朝,無避諱禁例。明代之初沿襲蒙元習俗,書刻不避諱,因此元、明兩朝的版本中,除影宋、翻宋版本之外,缺筆避諱之處甚為罕見。但是到了天啟、崇禎朝,始定禁例。如光宗,名常洛,在古書中將「常」字改作「嘗」,將「洛」字易作「雒」。熹宗名由校, 「由」字間或有缺末筆,「校」字改作「較」,餘不多見。清顧炎武〔日知錄〕云:「崇禎三年,禮部奉旨頒行天下,避太祖、成祖廟諱、及孝、武、世、穆、神、光、熹七宗廟諱,正依唐人之式。唯今上御名亦須迴避,蓋唐、宋亦皆如此,然止避下一字,而上一字天子與親王所同則不諱」。清錢大昕注云: 「明季刻書,太常寺作太嘗,常熟作嘗熟。汲古閣刻〔十三經〕,於由字皆作由」。清人入關後,諱制之風又熾,尤其是雍正、乾隆之世,觸犯諱禁,成為清代文字獄中重要組成部分。順治帝名福臨,「福臨」兩字係譯音,不須避諱。至康熙朝開始避諱,康熙名玄燁,「玄」字改用「元」,或缺末筆作「玄」,兼諱炫、眩、絃等字。「燁」字亦須缺末筆。又如乾隆名弘曆,「弘」字用「宏」字代替,或寫作「弘」。 「曆」字改寫「歷」。上述例舉,於鑒定古書版本及刊刻年代,頗有價值。如宋刻小字本〔通鑒紀事本末〕,書中凡宋諱之玄、朗、浪以至溝、媾、讓等字,皆缺末筆。又「構」字下注「太上御名」4字,據此可推測為南宋孝宗朝所刻。當然,利用諱字鑒定、推斷版刻之年代,只是鑒定古書的一種方式,尚須結合其他條件一起加以考量,決不可孤立為之,蓋因後代覆刻之精者,諱字亦不改也。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