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大儒之效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俞懿嫻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大儒之效意指偉大儒者的道德功業彪炳寰宇,這裡「效」是功效的意思,語見〔荀子.儒效〕。荀子以真正的大儒必然才德兼備,智行雙修。〔儒效〕中說:「志安公,行安脩,如通統類,如是則可謂大儒矣。」「法後王,統禮義,一制度,以淺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萬,苟仁義之類也,雖在鳥獸之中,若別白黑;倚物怪變,所未嘗聞也,所未嘗見也,卒起於一方,則舉統類而應之,無所儗 ;張法面度之,則晻然若合符節,是大儒者也。」意思是說大儒心志公正,行為高潔,通達禮義之統、仁義之類(律則),崇法「政績信而可徵」的後世賢王,建立禮義法度,運用推論的方式,由淺少推知博多,由近今推知遠古,由一推知萬。在鳥獸之中也能辨識行仁義的善類,突然間遇到從未見聞的怪物變化,也能不假思索地以禮義之統、仁義之類肆應之,一切依法度而行,有如符節般的吻合。
  荀子並舉周公與孔子、子弓為大儒的典範。周公是得勢的聖人,武王崩時成王年幼,由周公攝知政事,沒有人以周公為貪位或貪權;殺管叔,墟殷國,沒有人以周公為暴戾;天下諸侯七十一人,周公分封姬姓五十三人,沒有人以為他有偏私。教導成王繼武王之業,還政成王且使天下不叛周,彰明君臣之義,其德業光照寰宇,永垂千古,〔儒效〕中於是讚周公道:「因天下之和,遂文武之業,明枝主之義,抑亦變化矣,天下厭然猶一也。非聖人莫之能為焉。夫是之謂大儒之效。」也就是說,周公雖曾攝政為王,但終還政成王,順著天下和平的大勢,完成文王武王的定國安邦大業,彰明君臣大義,雖然在此期間政權更迭,兩天下猶安然如一,若非周公是聖人,無法做到這般境界。這就是真正偉大儒者的事功成效。
  至於孔子、子弓則是未得勢的聖人。善射者必須有弓箭才能展示善射本領,同樣地大儒若要成就功業,至少需要百里之地,亦即要得勢有位,才能有成。孔子、子弓則時而得勢,時而失勢;時而通達,時而困窮。荀子認為大儒窮時,「雖隱於窮閻漏屋,無置錐之地,而王公不能與之爭名」,大儒逢時,只需有百里之地,便可「調一天下,制強暴」。因為偉大儒者不止志行高潔,更能領袖群倫、制定禮義法度,安治天下。因此未得勢的聖人如孔子、子弓是大儒的另一種典範,「通則一天下,窮則獨立貴名」,即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於是荀子進而提出「大儒之徵」與「大儒之稽」,亦即偉大儒者的共同特徵與標準:「笞棰暴國,齊一天下,而莫能傾也,是大儒之徵。其言有類,其行有禮,其舉事無悔,其持險應變曲當,與時遷徙,與世偃仰,千舉萬變,其道一也,是大儒之稽也。」也就是說討伐強暴,統一天下,無所動搖,是大儒的共同特徵。言行均合於禮義法度,不做後悔的事,遇到危險,隨機應變,極為恰當。隨著時代社會的變化,善於肆應,且能謹守恆一不變的道理,這就是大儒的標準。
  所以荀子心目中的「大儒」不但才德兼備,智行雙修,並能知類通達,守死善道。無論得勢失勢,窮通貧富,均能執持不變的原理原則,恰當因應變局,完成不朽功業或名望。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大儒之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