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劉勰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liú xié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ú xié
解釋:
人名。(西元?~473)字彥和,南朝梁東莞(今江蘇省武進縣)人。早年家貧,依沙門僧祐,研習佛教經論,晚年出家,法名慧地。著《文心雕龍》五十篇。書中討論的範圍廣泛,包括文學源流、文體區分、創作方法及文學批評等方面,為體大思精的文學理論著作。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劉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林素英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劉勰,字彥和,南朝東莞莒人,即今山東莒縣人,正確的生卒年代,史無詳載,據多數學者考證,約生於宋明帝泰始元年(465)前後。至於卒年,則學者間尚無定論,然亦大致傾向於卒於梁武帝普通元年(520)至梁中大通四年(532)之間。
  劉勰早孤,家貧,然而篤志好學,據〔文心雕龍‧序志〕所載,知其曾於七歲時,夢彩雲若錦而攀採之,隱然具有成為「梓材之士」的理想,懷有儒家積極入世的精神。然終因家貧,故於母親死後,入定林寺依名僧僧佑而居、居定林寺十餘年,博通經論,並於僧佑之主持下,參與佛經之整理研究、分類著錄編集等工作、嚴可均所輯〔全梁文〕第七十一卷收有僧佑主持編定的各種佛經和佛學論著的序記,其中雜有劉勰之作,如〔梵漢譯經音義同異記〕、〔出三藏記集序〕、〔鈔經錄〕可能均出自劉勰之手,甚至〔弘明集序〕之風格亦與劉勰相似,可見劉勰為僧佑之重要助手,對於整編佛教文獻功不可沒。尤其幫助僧佑編輯〔出三藏記集〕,對東漢至梁期間所譯經、律、論三藏的目錄、序記和譯者傳記等加以整理著錄,成為我國現存之第一部經目,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劉勰於依僧佑而居期間,又常從事佛教碑銘之寫作,並以此聞名於京師,當時京師寺塔及名僧之碑志,必請劉勰製文,可惜今多不存,僅〔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像碑〕一文留存至今,宋孔延之〔會嵇掇英總集〕卷十六全文收錄。這篇碑銘頗長,然而全文洋洋灑灑,氣勢非凡、結構謹嚴,描寫石城之自然景觀與讚美造像之部分,則富於文學性,脫離一般碑銘之刻板形象。
  最直接表現劉勰佛學思想的,當屬收於〔弘明集〕第八卷的〔滅惑論〕;〔滅惑論〕之作,主要為駁斥〔三破論〕而來。由於劉勰深通儒、道思想,於佛學界又頗具名聲,因此為文破斥當時對佛教的攻擊,自屬適當的人選,其所論辯,於當時更具有重大意義。文中闡述佛教理論與儒家提倡的孝道思想、禮義精神可以並行不悖,認為倡導佛教更不會導致「國空民窮」、「國滅人絕」,用以反駁當時所稱佛教「入國破國,入家破家,入身破身」的說法。並指出佛法所重在於修練精神,道教則重在修練形體,然而形器有終,而神識無窮,因此道教之要求長生成仙為不可能,而佛教由於以追求精神的超越為本,所以可教人獲得精神的解脫與生活的智慧。劉勰詆斥道教煉丹服藥之無意義,而以大乘佛學空宗的理論闡發佛學練神的主旨,以為「大乘圓極,窮理盡妙。故明二諦以遣有,辨三空以標無,四等弘其盛心,六度振其苦業。」由大乘佛教之注重普渡眾生,不以追求寂滅為務,因而常懷出世而不離世之精神,重視現實人生,尤其是布施、忍辱、精進三度之修行,與儒家積極入世之精神更可相通。
  劉勰之代表作〔文心雕龍〕與鍾嶸之〔詩品〕並稱中國文學批評典籍之雙璧。〔文心〕不僅為文學理論之作,全書更有體大慮周、籠罩群言之特點,具有完整嚴密之理論體系。溯其源由,則與勰鑽研佛教經論,深明精密思辨有關。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