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居 - 教育百科
  • 部首
  • 部首外筆畫 5
  • 總筆畫 8
  • 漢語拼音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ㄓㄨˋㄖㄨˊ:「ㄐㄩㄓㄨˋ」、「ㄕˋㄐㄩ」、「ㄐㄩㄨˊㄉㄧㄥˋㄙㄨㄛˇ」。
  2. ㄐㄩㄓㄨˋ˙ㄉㄜㄔㄨˋㄙㄨㄛˇㄖㄨˊ:「ㄒㄧㄣㄐㄩ」、「ㄍㄨˋㄐㄩ」、「ㄌㄜˋㄐㄩ」。
  3. ㄔㄨˇㄩˊㄖㄨˊ:「ㄐㄩㄕㄡˇ」、「ㄐㄩㄩˊㄌㄧㄝˋㄕˋ」、「ㄐㄩㄨㄟˊ」。
  4. ㄘㄨㄣˊ˙ㄓㄜㄏㄨㄞˊㄧㄡˇㄖㄨˊ:「ㄊㄚㄓㄜˋㄧㄤˋㄗㄨㄛˋㄉㄠˋㄉㄧˇㄐㄩㄒㄧㄣㄏㄜˊㄗㄞˋ?」
  5. ㄔㄨˊㄘㄨㄣˊㄖㄨˊ:「ㄑㄧˊㄏㄨㄛˋㄎㄜˇㄐㄩ」。
  6. ㄓㄨˋㄓㄞˊㄔㄚˊㄌㄡˊㄈㄢˋㄍㄨㄢˇㄉㄥˇㄔㄤˇㄙㄨㄛˇ˙ㄉㄜㄔㄥㄏㄠˋㄩㄥˋㄗˋㄖㄨˊ:「ㄍㄨㄚㄋㄧㄡˊㄐㄩ」、「ㄇㄧㄥˊㄏㄨˊㄐㄩ」、「ㄉㄨㄥㄆㄛㄐㄩ」。
  7. ㄖㄣˋㄉㄤㄖㄨˊ:「ㄗˋㄐㄩ」、「ㄍㄨㄢㄐㄩㄧˋㄆㄧㄣˇ」。
  8. ㄐㄩㄖㄢˊㄐㄧㄥˋㄖㄢˊㄅㄧㄠˇㄕˋㄔㄨㄏㄨㄧˋㄌㄧㄠˋㄨㄞˋ˙ㄉㄜㄧˋ˙ㄙㄖㄨˊ:「ㄓㄜˋㄊㄧˊㄕㄨˋㄒㄩㄝˊㄓㄜˋ˙ㄇㄜㄐㄧㄢˇㄉㄢㄋㄧˇㄐㄩㄖㄢˊㄅㄨˊㄏㄨㄟˋ!」
  9. ㄐㄩㄕˋ:①ㄧㄣˇㄐㄩ˙ㄉㄜㄖㄣˊㄖㄨˊ:「ㄒㄧㄤㄧㄝˇㄐㄩㄕˋ」。②ㄗㄞˋㄐㄧㄚㄓㄞㄋㄧㄢˋㄈㄛˊ˙ㄉㄜㄖㄣ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居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坐。
    【例】起居
  2. 住。
    【例】居住、居無求安
  3. 住所。
    【例】仙居、故居、新居
  4. 位於、處於。
    【例】這個城市位居交通要衝,很早就發展為經貿重鎮。
  5. 占有。
    【例】十居八九
  6. 任、當。
    【例】他一向以電腦專家自居。
  7. 存積、儲存。
    【例】奇貨可居
  8.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住。《論語.學而》:「居無求安」。《孟子.離婁下》:「顏子當亂世,居於陋巷。」
2.坐下。《論語.陽貨》:「居,吾語汝。」
3.存積、儲存。如:「奇貨可居」。《漢書.卷五九.張湯傳》:「信輒先知之,居物致富,與湯分之。」
4.處、位於。《孟子.離婁上》:「居下位而不獲於上。」唐.劉禹錫〈詠史〉詩二首之二:「同遇漢文時,何人居貴位?」
5.占有。《晉書.卷三四.羊祜傳》:「天下不如意,恆十居七八。」
6.存有、懷著。如:「居心叵測」。
[名]
1.住所。如:「故居」、「新居」、「遷居」。
2.住宅、茶樓、飯館等場所的稱號用字。如:「為善長樂居」、「明湖居」、「德林居」。
3.姓。如明代有居節。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助]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誰居?其孟椒乎!」《禮記.檀弓上》:「何居?我未之前聞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i/ku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解釋:
音讀: ku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ㄐㄩ

1. 蹲。用同「踞」。《說文解字.尸部》:「居,蹲也。」清.段玉裁.注:「居,蹲也。凡今人蹲踞字,古祇作居。」

2. 坐下。《論語.陽貨》:「居,吾語汝。」三國魏.何晏.集解:「孔安國曰:『子路起對,故使還座也。』」南朝梁.皇侃.義疏:「居,猶復座也。」

3. 居住。《易經.繫辭下》:「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論語.學而》:「居無求安」。《孟子.離婁下》:「顏子當亂世,居於陋巷。」

4. 住所。漢.張衡〈歸田賦〉:「既垂穎而顧本兮,亦要思乎故居。」宋.蘇軾〈次韻子由所居〉詩二首之二:「新居已覆瓦,無復風雨憂。」

5. 處、位於。《易經.乾卦》:「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唐.劉禹錫〈詠史〉詩二首之二:「同遇漢文時,何人居貴位?」

6. 存積、儲存。《漢書.卷五九.張湯傳》:「信輒先知之,居物致富,與湯分之。」唐.顏師古引服虔曰:「居,謂儲也。」《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事有大利,曰奇貨可居。」

7. 佔有。《商君書.算地》:「故為國任地者,山林居什一,藪澤居什一,谿谷流水居什一,都邑蹊道居什四,此先王之正律也。」《晉書.卷三四.列傳.羊祜》:「天下不如意,恆十居七八。」《宋書.卷八四.列傳.孔覬》:「雖醉日居多,而明曉政事,醒時判決,未嘗有壅。」

8. 存。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卿居心不淨,乃復強欲滓穢太清耶?」

9. 平日。《論語.先進》:「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老子》第三一章:「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10. 閒置者,相對於任仕、工作者。《商君書.農戰》:「百人農一人居者王,十人農一人居者強,半農半居者危。」《文選.束皙.補亡詩六首之一》:「彼居之子,罔或游盤。」唐.李善.注:「居謂未仕者。」

11. 停止。《易經.繫辭下》:「變動不居,周流六虛。」漢.孔融〈論盛孝章書〉:「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12. 安。《廣韻.平聲.魚韻》:「居,安也。」南朝齊.謝朓〈敬亭山〉詩:「茲山亙百里,何沓與雲齊,隱淪既已託,靈異居然棲。」

13. 住宅、茶樓、飯館等場所之稱號用字。如:「為善長樂居」、「明湖居」、「德林居」。

14. 姓。如明代有居節。

㈡ㄐㄧ

助詞,用於句末,表疑問之語氣。《廣韻.平聲.之韻》:「居,語助。見《禮》。」《禮記.檀弓上》:「仲子舍其孫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聞也。』」漢.鄭玄.注:「居讀為姬姓之姬,齊魯之間語助也。」

注音: ㈠ㄐㄩ ㈡ㄐㄧ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居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