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宮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ㄇㄧㄢˊ
  • 部首外筆畫 7
  • 總筆畫 10
  • 漢語拼音 gōng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ㄍㄨˇㄉㄞˋㄔㄥㄉㄧˋㄨㄤˊㄐㄩㄓㄨˋ˙ㄉㄜㄈㄤˊㄖㄨˊ:「ㄏㄨㄤˊㄍㄨㄥ」、「ㄍㄨㄥ殿ㄉㄧㄢˋ」、「ㄍㄨㄥㄊㄧㄥˊ」。
  2. ㄍㄨㄥˋㄈㄥˋㄕㄣˊㄇㄧㄥˊ˙ㄉㄜㄐㄧㄢˋㄓㄨˊㄨˋㄖㄨˊ:「ㄒㄧㄥˊㄊㄧㄢㄍㄨㄥ」、「ㄓˇㄋㄢˊㄍㄨㄥ」、「ㄔㄠˊㄊㄧㄢㄍㄨㄥ」、「ㄊㄧㄢㄏㄡˋㄍㄨㄥ」。
  3. ㄍㄨˇㄉㄞˋㄨˇㄧㄣㄩˇㄕㄤㄐㄩㄝˊㄓˇㄩˇㄏㄜˊㄔㄥㄨㄟˊㄨˇㄧㄣ」。
  4. ㄍㄨㄥㄒㄧㄥˊㄍㄨˇㄉㄞˋㄍㄜㄉㄧㄠˋㄋㄢˊㄋㄩˇㄕㄥㄓˊㄑㄧˋㄍㄨㄢ˙ㄉㄜㄧˋㄓㄨㄥˇㄒㄧㄥˊㄈㄚ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宮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ōng
解釋:
  1. 房屋、住宅。
    【例】宮室
  2. 帝王的住所。
    【例】皇宮、宮殿、宮廷
  3. 神話中神仙居住的房屋,也指廟宇。
    【例】月宮、龍宮、天后宮
  4. 古代割除生殖器官或破壞生殖功能的酷刑。 △宮刑
  5. 傳統音樂的五音之一。
  6.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ōng
解釋:
[名]
1.房屋、住宅。《說文解字.宮部》:「宮,室也。」《易經.困卦.象曰》:「入于其宮不見其妻,不祥也。」《韓非子.難二》:「子宮小,近市,請徙子家豫章之圃。」
2.帝王的住所。如:「皇宮」。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二九.爾雅音義中》:「宮,古者貴賤同稱宮,秦漢以來惟王者所居稱宮焉。」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二:「蕭蕭長門宮,昔是今已非。」
3.祭祀神明或祖先的地方。如:「天后宮」、「朝天宮」。《詩經.大雅.雲漢》:「不殄禋祀,自郊徂宮。」漢.鄭玄.箋:「宮,宗廟也。」唐.韓愈〈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詩:「森然魄動下馬拜,松柏一逕趨靈宮。」
4.五音之一,與商、角、徵、羽合稱為「五音」。以宮聲為主的調式也稱為「宮」。如元代北曲用樂分六宮十一調。
5.古代一種閹割男性的生殖器官或將女性幽閉起來的刑罰。《書經.呂刑》:「宮辟疑赦,其罰六百鍰。」漢.孔安國.傳:「宮,淫刑也。男子割勢,婦人幽閉,次死之刑。」
6.姓。如春秋時虞國有宮之奇。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i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廟宇的名稱。
音讀: kio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房舍、住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房屋、住宅。《說文解字.宮部》:「宮,室也。」《易經.困卦.六三》:「《象》曰:入於其宮,不見其妻,不祥也。」《韓非子.難二》:「子宮小,近市,請徙子家豫章之圃。」

2. 帝王之住所。如:「皇宮」。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二九.爾雅音義中》:「宮,古者貴賤同稱宮,秦漢以來惟王者所居稱宮焉。」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二:「蕭蕭長門宮,昔是今已非。」

3. 古代后妃之居所。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眉頭一縱,計上心來,只把美人圖點上些破綻,到京師必定發入冷宮。」清.洪昇《長生殿》第二二齣:「妾蒙陛下寵眷,六宮無比。只怕日久恩疏,不免白頭之歎!」

4. 祭祀神明或祖先之處所。如:「天后宮」、「朝天宮」。《詩經.大雅.雲漢》:「不殄禋祀,自郊徂宮。」漢.鄭玄.箋:「宮,宗廟也。」唐.韓愈〈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詩:「森然魄動下馬拜,松柏一逕趨靈宮。」

5. 古代稱學校。《詩經.大雅.思齊》:「雝雝在宮,肅肅在廟。」漢.鄭玄.箋:「宮,謂辟廱宮也。」

6. 古代閹割生殖器官之刑罰名。《書經.呂刑》:「宮辟疑赦,其罰六百鍰。」漢.孔安國.傳:「宮,淫刑也。男子割勢,婦人幽閉,次死之刑。」《周禮.秋官.司刑》:「掌五刑之法,以麗萬民之罪。墨罪五百,劓罪五百,宮罪五百,刖罪五百,殺罪五百。」

7. 圍繞。《爾雅.釋山》:「大山宮小山,霍。」晉.郭璞.注:「宮,謂圍繞之。」宋.邢昺.疏「宮謂圍繞也。謂小山在中,大山在外圍繞之。」

8. 五音之一,與商、角、徵、羽合稱為「五音」。後稱以宮聲為主之調式。如元代北曲用樂分六宮十一調。《禮記.月令》:「中央土,其日戊巳,其帝黃帝,其神后土,其蟲裸,其音宮,律中黃鐘之宮。」三國魏.曹丕〈大牆上蒿行〉:「女娥長歌,聲協宮商,感心動耳,蕩氣回腸。」

9. 古代曆法、星象術語。將黃道周分為十二段,每段三十度為一宮。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七.象數一》:「天行三十餘度,總謂之一宮。」

10. 星宿。《史記.卷二七.天官書》唐.司馬貞.索隱:「天文有五官。官者,星官也。星座有尊卑,若人之官曹列位,故曰天官。」《晉書.卷一一.天文志上》:「天一星在紫宮門右星南,……太一星在天一南,相近。」

11. 圈養牲畜之處所。宋.范成大《吳郡志.卷二.風俗》:「牛欄亦名牛宮,吳地下溼,冬寒即牛入欄,唐人謂之牛宮。」

12. 姓。如春秋虞有宮之奇。

注音: ㄍㄨㄥ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宮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