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詮釋資料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etadata
作者: 陳淑君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詮釋資料譯自英文「metadata」,其他的中文翻譯還包括:後設資料、元資料等;大陸地區則翻譯為元數據。 該詞根據字面意義是「有關資料的資料」(data about data),其中「meta」源自希臘字根,意義包括:變化、代替、超越於、在~之後、在~之間,及變質的過程等。「data」代表任何的資源,諸如數位影像、資料庫、圖書、博物館的藝術品、檔案館的檔案記錄、後設資料記錄、服務、實際地點、人、事件、概念等。詮釋資料此詞彙的使用起源於1960至1970年代的資料庫領域,1990年代由於網際網路的興起與應用,目前已被不同社群廣泛利用,因此也有各種定義,端視特定社群或使用情境而包含不同的意義。綜合而言,可以歸納詮釋資料是描述各種類資源(諸如人、時、事、地、物)的屬性(諸如內容特徵、情境特徵、結構特徵、各種功能需求、資料庫內的綱要),確保該資源在數位環境可以被人或機器充分利用、溝通與執行任務。由於詮釋資料從昔日至今日,一直以不同的面貌展現,在不同的社群內也有不同的稱呼,例如:電腦界通常以「資料字典」(data dictionary)、「資料規格書」(data specification)或「綱要」(schema)來表現詮釋資料;圖書館界則最常以「圖書館目錄」作為詮釋資料的範例說明,內容主要包括:作者項、題名項、出版項、稽核項、集叢項、附註項、主題項、索書號等;博物館界則分別從作業程序標準、館藏管理系統、資料結構標準、編目標準、資料值標準、交換標準等不同角度表達不同類型的詮釋資料,具體而言,經常以「登錄」、「館藏記錄」,及「資料標準」等名稱來表達詮釋資料的意涵。隨著詮釋資料的發展與應用層面的深廣度,陸續出現對不同角度與視野的類型區分。例如,早期的英國圖書資訊網路辦公室(UK Office f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Networking,簡稱UKOLN)將詮釋資料依格式的簡單至豐富性,區別為(1)全文索引,例如:搜索引擎;(2)簡單與結構化的綜合性格式,例如:都柏林核心集(Dublin Core,簡稱DC);(3)複雜與結構化的特定領域格式,例如:美國聯邦地理資料委員會(The Federal Geographic Data Committee,簡稱FGDC及機讀編目格式標準(MAchine-Readable Cataloging,簡稱MARC)等三大類。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簡稱LC)就實務目的,將詮釋資料分為描述性、結構性及管理性等三大類型。就數位典藏的需求功能面,詮釋資料是一組結構化與標準化的背景資料,包括:描述性、結構性、管理性、保存性、技術性與使用性等六大類型,以及語義性、語法性與詞彙性三大屬性,用來描述每個數位典藏品的內涵與特徵,以便數位典藏品能夠在數位化環境或系統中,達到最佳化資源探索的效能,並能有效率而精準地被檢索、呈現、管理、控制與執行相關功能,且順利地與其他數位典藏品進行資源的互通與共享,最後還能達成數位典藏品的永久保存目的。National Information Standards Organization (2004). Understanding metadata. Retrieved May 16, 2012, from http://www.niso.org/publications/press/UnderstandingMetadata.pdf.
參考資料:
National Information Standards Organization (2004). Understanding metadata. Retrieved May 16, 2012, from http://www.niso.org/publications/press/UnderstandingMetadata.pdf.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詮釋資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