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盛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ㄇㄧㄣˇ
  • 部首外筆畫 6
  • 總筆畫 11
  • 漢語拼音 [一]chéng[二]shèng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ㄒㄧㄥㄨㄤˋㄈㄢˊㄇㄠˋㄖㄨˊ:「ㄨㄤˋㄕㄥˋ」、「ㄇㄠˋㄕㄥˋ」、「ㄕㄥㄧˋㄒㄧㄥㄕㄥˋ」、「ㄊㄠˊㄏㄨㄚㄕㄥˋㄎㄞ」。
  2. ㄖㄜˋㄋㄠˋ˙ㄉㄜㄉㄚˋㄍㄨㄟㄇㄛˊ˙ㄉㄜㄖㄨˊ:「ㄕㄥˋㄕˋ」、「ㄕㄥˋㄏㄨㄟˋ」、「ㄕㄥˋㄐㄩˇ」、「ㄕㄥˋㄎㄨㄤˋㄎㄨㄥㄑㄧㄢˊ」。
  3. ㄋㄨㄥˊㄏㄡˋ˙ㄉㄜㄖㄨˊ:「ㄕㄥˋㄧˋ」、「ㄕㄥˋㄑㄧㄥˊㄋㄢˊㄑㄩㄝˋ」。
  4. ㄈㄥㄈㄨˋㄖㄨˊ:「ㄕㄥˋㄧㄢˋ」、「ㄕㄥˋㄔㄢˇ」。
  5. ㄏㄨㄚˊㄌㄧˋㄖㄨˊ:「ㄕㄥˋㄓㄨㄤ」。
  6. ㄐㄧˊㄕㄣˋㄖㄨˊ:「ㄕㄥˋㄋㄨˋ」、「ㄕㄥˋㄗㄢˋ」、「ㄕㄥˋㄎㄨㄚ」。
注音:
解釋:
  1. ㄧˇㄖㄨㄥˊㄑㄧˋㄓㄨㄤㄉㄨㄥ西˙ㄒㄧㄖㄨˊ:「ㄔㄥˊㄈㄢˋ」、「ㄔㄥˊㄊㄤ」。
  2. ㄖㄨㄥˊㄋㄚˋㄖㄨˊ:「ㄍㄨㄛㄌㄧˇ˙ㄉㄜㄊㄤㄊㄞˋㄉㄨㄛ˙ㄌㄜㄓㄜˋㄉㄚˋㄨㄢˇㄔㄥˊㄅㄨˋㄌㄧㄠ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盛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éng
解釋:
  1. 用容器裝東西。
    【例】盛飯、盛湯
  2. 容納。
    【例】箱子太小,盛不了這麼多東西。
注音:
漢語拼音: shèng
解釋:
  1. 強壯、興旺。與「衰」相對。
    【例】興盛、旺盛、強盛
  2. 強烈、旺盛的。
    【例】年輕氣盛、火勢很盛
  3. 隆重的、壯觀的。
    【例】盛大、盛舉、盛事
  4. 深濃。
    【例】盛情、盛意
  5. 極、甚。
    【例】盛怒、盛誇、盛贊
  6.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éng
解釋:
[動]
1.用容器裝東西。如:「盛飯」、「盛湯」。
2.容納。如:「箱子太小,盛不了這麼多東西。」
[名]
古代裝在食器裡祭祀的穀物。《周禮.地官.閭師》:「不耕者祭無盛。」漢.鄭玄.注:「盛,黍稷也。」
注音:
漢語拼音: shèng
解釋:
[形]
1.興旺、繁茂、豐富。如:「興盛」、「旺盛」、「茂盛」、「豐盛」、「盛饌」。
2.濃厚的。如:「盛情」、「盛意」。
3.大規模的。如:「盛大」、「盛舉」、「盛事」。
[副]
極,表程度之深。如:「盛怒」、「盛誇」、「盛贊」。《三國演義》第二三回:「曄盛稱操德,且曰:『丞相若記舊怨,安肯使某來結好將軍乎?』」
[名]
姓。如漢代有盛苞。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ī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興旺、繁多、大規模。
音讀: siān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Sīng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ㄔㄥˊ

1. 置於祭器中之穀物。《說文解字.皿部》:「盛,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周禮.地官.閭師》:「不耕者祭無盛。」漢.鄭玄.注:「盛,黍稷也。」《孟子.滕文公下》:「諸侯耕助,以供粢盛。」

2. 以器置物。《詩經.召南.采蘋》:「于以盛之,維筐及筥。」《紅樓夢》第一六回:「快盛飯來,吃碗子,還要往珍大爺那邊去商議事呢。」

3. 容納。如:「箱子太小,盛不了這麼多東西。」

㈡ㄕㄥˋ

1. 興旺。五代十國.李中〈姑蘇懷古〉詩:「闔閭興霸日,繁盛復風流。」

2. 繁茂。《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至是野穀旅生,麻尗尤盛,野蠶成繭,被於山阜,人收其利焉。」《儒林外史》第三一回:「想著尊府的花園,桂花一定盛開了,所以特來看看世兄,要杯酒喫。」

3. 豐富。《論語.鄉黨》:「有盛饌,必變色而作。」《儒林外史》第一五回:「當下極豐盛的酒饌點心,馬二先生用了一飽。」

4. 美好。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三國演義》第九回:「伯喈曠世逸才,若使續成漢史,誠為盛事。」

5. 強健、強大。《戰國策.燕策三》:「今太子聞光壯盛之時,不知吾精已消亡矣。」《三國演義》第一四回:「曹操在山東,兵強將盛,可宣入朝,以輔王室。」

6. 規模壯大。《魏書.卷三五.列傳.崔浩》:「蓋永宗未知陛下自來,人心安閑,北風迅疾,宜急擊之,須臾必碎。若待明日,恐其見官軍盛大,必夜遁走。」《西遊記》第六回:「既無盛會,又不傳杯,汝等可跟貧僧去見玉帝。」

7. 濃厚。《西遊記》第三○回:「八戒堅辭道:『多感老兄盛意,奈何師父久等,不勞進洞罷。』」《紅樓夢》第一回:「既蒙謬愛,何敢拂此盛情。」

8. 極力。表程度之深。《三國演義》第二三回:「曄盛稱操德,且曰:『丞相若記舊怨,安肯使某來結好將軍乎?』」《老殘遊記》第四回:「你想,一個鄉下人見了府裡大人來了,又是盛怒之下,那有不怕的道理呢?」

9. 姓。如漢代有盛苞。

注音: ㈠ㄔㄥˊ ㈡ㄕ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盛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