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澄觀 - 教育百科
ˊ
  • 漢語拼音 chéng guā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éng guān
解釋: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西元738~839)俗姓夏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十一歲依寶林寺霈禪師出家。二十一歲受具足戒後,到處參學,於戒律、天台、華嚴、南北禪法無不鑽研,而歸心於華嚴,以中興華嚴宗為己任,為華嚴宗四祖。他吸收了天台和禪宗的思想,致力推動禪教一致的思想,對中唐以後的佛教影響頗深。弟子有一百餘人,著名的有宗密、僧睿、法寶等。賜號「清涼國師」。著作弘富,有《大方廣佛華嚴經疏》二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九十卷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澄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鄭郁卿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澄觀(737~838),唐代僧人,生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卒於唐文宗開成三年,華嚴宗的儔大成者,被稱為華嚴宗四祖(初祖杜順、二祖智儼、三祖法藏);俗姓夏侯,越州人(今浙江會稽)。十一歲時剃髮出家,二十歲起,雲遊四方,尋訪名師,凡天下有名道場,無不留其足跡;曾往潤州(今江蘇鎮江)依棲霞寺醴律師學相部律,後復回越州依曇一律師學南山律,至瓦官寺習大乘起信論,涅樂經,更詣金陵習三論;後又到錢塘(今浙江杭州)天竺寺,依華嚴宗法銑法師聽(華嚴經);代宗大曆十年(775)往蘇州,從荊溪大師湛然參究摩訶止觀、法華經、維摩經等經疏,又謁牛頭山慧思(天台三祖),徑山道欽禪師,南宗禪法,復見慧雲禪師問道,了澈此宗玄理。至此,澄觀先後參研律宗、華嚴、天台、三論、禪宗各大宗派經論。大曆十一年(776),澄觀遊五台山、峨嵋山後,返居五台山大華嚴寺;應該寺座主賢林的邀請宣講〔華嚴經〕,並演諸論撰〔華嚴經疏〕。
  德宗貞元十二年(796),德宗生日,澄觀奉詔赴長安,入宮中內殿講經,德宗聽其妙法,生清涼之感,大加讚賞,因賜號「清涼法師」;及憲宗時向其間法界之旨,豁然有得,加號「大統清涼國師」。師身歷九朝,為七帝師,先後經德宗、代宗、順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所受賜封有教授和尚、鎮國大師、清涼國師等,可謂備極榮寵。文宗開成三年(838),澄觀圓寂,得年一百零二。
  澄觀平生曾以十事自誓:(1)平日甘三衣一缽,菲薄自奉;(2)名利棄之如遺;(3)目不視女人;(4)身不履俗家;(5)長年誦〔法華經〕;(6)長讀大乘經典;(7)長講〔華嚴經〕(一生凡講五十餘遍);(8)生晝夜長坐不臥;(9)不邀名以惑眾;(10)不退大慈悲普救法界。
  澄觀雖是華嚴宗的儔大成者,卻通曉世學如經、傳、子、史、小學等,並以中興華嚴為己任,不但繼承法藏五教判釋與十玄緣起說加以發揮,另吸收天台一念三千性具說,使華嚴宗與禪宗、天台宗融通。這一諸宗融合、禪教一致的思想,經其弟子宗密進一步弘揚,對中唐以後的中國佛教界影響深遠。
  澄觀一生著述約四百餘卷,現存主要者有〔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六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九十卷、〔華嚴經行願品疏〕十卷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澄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