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環境生理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nvironmental Physiology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研究生物如何在其生存之環境中,表現各種生理功能(例如:營養、代謝、生長、修補、禦敵、生殖等)的科學。生物如何在變動的外在環境下,維持體內環境的恆定以表現各種生命現象,是環境生理學的主要內容。環境生理學是由二次大戰後動物生理學發展而來。早期的動物生理學大都是在實驗室內人工的條件下進行。1950年後才開始有較多在自然條件下進行的田野實驗。先驅學者主要有加州大學洛山磯分校(UCLA)的George Bartholomew、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的 Knut Schmidt-Nielsen及Scripps海洋研究所的Pete Scholander。他們早期的研究主要是探討動物在一些極端環境下(如:沙漠、深海、南北極)的生理反應。近年來,生態學迅速的發展,其領域有部份與環境生理學重疊,又稱為生理生態學(physiological ecology)。因為研究環境生理學有助於了解生物的分佈、數量及其在生態系中扮演之角色。例如:研究動物的體溫調節有助我們了解為什麼蜂鳥只分佈於熱帶及亞熱帶,為什麼一般蝴蝶的族群量遠比鳥類大,為什麼變溫動物多位於食物鏈較低的階層。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環境生理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Environmental Physiology
作者: 林慧芳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類生活圈中存在各式各樣的環境因子,探討這些環境因子對人類的影響是謂環境生理學。一般生理學乃在大氣七百六十毫米汞柱(mmHg)、溫度攝氏二十度、重力一克/平方秒之環境條件下研究生物個體或個體之每個系統所表現的正常生命現象。至於環境衛生學,依世界衛生組織之定義是在人的生活環境內控制一切妨礙或影響人們健康的因素;而環境生理學係著重在廣義的環境因子與人類身心互動關係之探討。
  環境生理學所指的環境條件可分類如下圖所示。
  討論環境生理學時應注意以下七點:
  1.環境因子之表示方法(不同環境因子有其代表單位,所代表之能量或質量皆不同,應有嚴格規定之必要)。
  2.環境因子之作用強度大小。
  3.環境因子之作用時間長短。
  4.環境因子之作用方向:如討論到「力」的場合時應注意其作用方向,如振動可分為三個指標:頭→足之X軸,身體前後之Y軸,身體左右之Z軸等。
  5.環境因子為單一或複合之考量:例如溫度,溫度+O2,溫度+O2+無重量狀態;重力,重力+加速度等;尤應注意者複合環境因子所產生之作用並不一定以倍數成長或減弱。
  6.環境因子作用之受體(人)之特性:如年齡、性別、健康狀態等。
  7.環境因子「質」的考量:溫度表示法有攝氏、華氏、絕對溫度(273℃+攝氏),唯如考量人的感覺,則應以感覺溫度(effective temperature)顯現其關聯性。
  隨著產業發展、人口集中與都市化之結果,各種有害物質破壞生態環境,進而影響人類健康及與人類有密切關係之動植物,此即環境汙染。各種汙染物以環境中大氣(氣體)、水(液體)、土地(固體)、生物(植物、動物、魚)等為媒介,對人類健康、財物、安全或生命產生了危害,也因此現階段環境生理學之研究重點傾向於環境汙染物對人類之影響。
  人類生活空間乃一開放體系,離開環境,人類無法單獨生存,因此環境生理學實乃各種專業學問之統整,有賴眾人智慧累積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環境生理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